一些父母認爲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但實際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呢?孩子習慣了“不勞而獲”,心安理得地享受別人做好的一切;孩子自私任性,想要的東西就會通過哭鬧、絕食等各種手段得到;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到極點,甚至有些到了成年還不會做飯、不知道去哪交電費;孩子經受不起一點兒挫折,被老師訓斥兩句就要尋短見,工作一有不順心就辭掉“宅”在家裏。

這些現象在有些父母看起來或許誇張,但卻真實地發生在不少孩子身上。而當父母有一天真的發現孩子在家太蠻橫、在外太軟弱,想要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時,孩子的性格卻早已定性,聰明的孩子也早就摸清了父母的“死穴”,知道用什麼“手段”來要求父母幫自己做事最有效。如果父母能夠在這裏預見“溫室”教育的不良後果,那麼就要提早給孩子進行一些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體驗,也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挫折。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也不是父母精心地呵護就能夠避免的。相反,孩子適當受一些挫折,他的承受能力會提高,處理事情的經驗也會增加,以後孩子再遇到同樣的問題,解決起來就會更快、更穩妥。因此可以說,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看似是在“打壓”孩子,其實就像在輕輕壓迫一個彈簧一樣,會讓孩子彈得更高。

進行挫折教育,第一步就是給孩子“打預防針”。孩子第一次經歷挫折的時候,都會產生挫敗感。如果這種心理得不到合理調適的話,孩子就有可能不敢嘗試下一次。所以,父母首先要孩子正確人識挫折。對於小一些的孩子,父母要多鼓勵、多做示範,失敗了就引導孩子再做一次,直到他成功;對於一些已經對事物有較深認識的孩子,父母就可以採取甘地夫人的做法,明確地告訴他挫折不可躲避、不可轉讓,但是可以戰勝的,讓孩子有勇氣、理智地面對。

適當的挫折,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有益因素。若父母過於保護孩子,將挫折與孩子隔離開,那麼孩子就會永遠是一棵嬌嫩的小草,將來失去父母的庇佑之後,他將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所以,父母要清楚地認識到:沒有挫折的童年,換來的可能是孩子渺茫無望的未來。你會選擇溺愛孩子還是讓孩子經歷挫折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