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父母能夠試着放開手以信任的態度讓孩子去自行決定一些事情,那麼孩子會覺得這是父母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幾乎沒有哪個孩子願意率負這種信任。菁菁的媽媽就是一個典型的對孩子不信任的媽媽。

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除了基本的喫、喝、睡等生理需求之外,最需要的心理感受是什麼呢?是父母的愛和信任。天下幾乎所有父母都能做到前一點—愛,但卻沒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對孩子真正地信任。相反,父母的行爲,總是在表達着他們對孩子的不信任。孩子小時候,他們要爲孩子打理好起居;孩子上學後,他們要爲孩子決定學校的事情,從交什麼朋友到選什麼輔導班都要管……似乎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沒有決定能力的,所有的事情如果少了自己的安排,孩子不是手足無措,就是會學壞。

媽媽買了一袋橘子回家,最愛喫橘子的菁菁高興極了,立刻去洗了手準備剝橘子。但當她洗完手回來的時候,發現媽媽已經把橘子放到了冰箱裏,只留下了一個,正在剝着。菁菁有些着急,嘴裏說着:“我來剝,我來剝。”就上前想要搶過來。

媽媽一扭身,把菁菁擋在身後,說道:“別急,等一下,馬上就剝好了。”菁菁一聽,發現媽媽壓根兒就沒有在聽自己說話,更着急了,跺着腳喊道:“快點兒!我要剝!不用你剝!”可不管菁菁怎麼強烈要求,媽媽還是自顧自地剝着。終於,橘子剝好了,媽媽轉過身來,遞給菁菁,說:“再着急媽媽也要給你剝好啊,你不記得你上次剝橘子,弄髒了衣服嗎?”菁菁看着媽媽剝好的橘子,生氣地說:“不喫了!”

菁菁的媽媽就是一個典型的對孩子不信任的媽媽。即使菁菁在剝橘子的時候弄髒衣服又怎樣呢?至少她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剝橘子需要的按巧,下一次說不定就能完好無損地把橘子剝開。媽媽對的不信任導致菁菁失去了嘗試的機會,才使得菁菁這樣生氣。

如果父母能夠試着放開手以信任的態度讓孩子去自行決定一些事情,那麼孩子會覺得這是父母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幾乎沒有哪個孩子願意率負這種信任。於是,這種信任就會轉化爲孩子做好事情的巨大動力。兒童心理學家曾說:“如果孩子能夠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愛,孩子將會比父母想象中更早地走向獨立。”你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