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傳統的豆沙餡料還是現在的新寵鹹蛋黃肉鬆餡料都是脂肪含量較高,所以想喫得安心,不妨自己動手做個低脂低鹽又低糖的健康版艾餈。即便商家號稱銷售的是無糖品種,姑且不考慮其中的餡料,它的皮含有大量澱粉,本身屬於高熱量食品,其GI值(升糖指數)並不低,而且糯米類食物自身的升血糖速度就非常高,會推高血糖。

清明前後雨紛紛,處處春意萌動,有一種植物的生長牽動着無數喫貨的心,那便是4月4日的日曆主角——艾草。由此做成的糰子——上海寧波叫青團,南京叫春團或清明團,溫州喚做清明餅兒,紹興則叫清明粿,廣府、客家人則把青團叫艾餈。廣東人講究不時不食,正是喫艾餈的好時節,一起來了解一下~

神奇的養生草

艾葉,又稱艾草、香艾、薊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能散寒除溼,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在傳統中國民間醫藥學中,艾葉用於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屬於極易就地取材的一味中草藥。

鮮艾葉常可用作食療,外洗用於皮膚瘙癢等;而幹艾葉用於藥房配藥或常搗碎得艾絨,製成艾條使用,通經活絡、溫經止血等,兩者均爲中醫常用。

艾莖、葉都含有揮發芳香油。它所產生的獨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在民間,爲了治病祛邪,有三月三喫艾餈粑,五月五門口掛艾葉、洗艾葉藥浴的風俗。

清明艾餈香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青團的做法:搗青草爲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

青汁各不同?

製作青團需要具備3樣原料:青汁,包團和內餡,其中青汁的製作尤爲關鍵。清明前後的艾草最爲鮮嫩,最時令也最適合製作青汁。在江浙一帶,一般是以鼠麴草爲主要原料,而艾米果、艾餈則一般以艾草爲主要原料。由於艾草並不是天天有,市面上大多青團都以麥青汁上色。

什麼形狀?

各個地區的清明果形狀是不一樣的,有餃子狀的、圓形、三角形的,還有月餅型的。江浙一帶通常包入豆沙餡或其他甜餡製成團狀;而客家人一般將艾粄壓成扁圓狀,甜味爲主;江西地區喜歡裹肉餡並且捏成餃子形。

什麼內餡?

艾餈千奇百怪的餡料裏,甜口的,紅豆沙最常見,不要忘記加豬油和桂花。炒黃豆沙,豬油炒黑芝麻和花生碎也有各自的一席之地。還有更簡單純粹的,花生白糖直接包進去,剛出鍋的時候糖還沒全化,一咬下去那是有聲音的甜蜜。

鹹口的,香乾馬蘭頭,薺菜肉餡,筍丁香菇丁豬肉餡,都是時令的小菜,搭配艾草的香氣,喫進肚裏的是一股獨屬於春天的味道。

這三類人謹慎食用

血糖控制不佳人羣

即便商家號稱銷售的是無糖品種,姑且不考慮其中的餡料,它的皮含有大量澱粉,本身屬於高熱量食品,其GI值(升糖指數)並不低,而且糯米類食物自身的升血糖速度就非常高,會推高血糖。

血脂較高人羣

無論傳統的豆沙餡料還是現在的新寵鹹蛋黃肉鬆餡料都是脂肪含量較高,所以想喫得安心,不妨自己動手做個低脂低鹽又低糖的健康版艾餈。

胃腸功能不佳人羣

因爲是糯米制品,質地粘膩,冷後質地更爲緊密,加上油脂,更難以消化。艾餈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動力不足,胃酸過多和胃潰瘍患者都要控制。胰腺炎和胃炎要嚴格控制,因爲艾餈中的糯米會導致這些炎症的復發或病情惡化。

來源:廣東衛生信息

編輯: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