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后塑像

NO.162

垣崇祖深感責任重大,到壽陽後一直積極備戰,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他在壽陽城西北的淝水上修築了一道堤壩,並於下游的淝水北岸修築了一座小城。

得知魏軍來攻,他立即命人將堤壩合龍。

上游的水位開始迅速升高。

不久,魏軍果然來了。

見北岸的城池不大,他們覺得容易攻取,便集中兵力,將小城團團圍住,隨後發動猛攻。

就在魏軍蜂擁於城下的時候,垣崇祖一聲令下,掘開了堤壩。

這下上游積累的勢能瞬間轉化成了澎湃無比的動能,大水以雷霆萬鈞之勢奔湧而下。

魏軍所在處頓時成了一片汪洋。

但見:

滾滾洪流東逝水,浪花淘盡魏軍。千軍萬馬轉頭空,城池依舊在,北虜去無蹤……

遭此重創之後,劉昶不敢再戰,只好退兵。

然而馮太后依然不願就此罷休。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的時間裏,她又連續多次出兵進犯南齊,可每次都是雄赳赳地去,灰溜溜地回。

馮太后這才認識到這個剛誕生的南齊帝國並不像剛誕生的小孩那樣脆弱,不得不放棄了南侵的念頭。

之後她開始把精力集中到了內政上。

在她的策劃和主持下,北魏推行了一系列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改革措施,因當時正處於北魏太和(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二個年號)年間,故史稱太和改制。

她推出的第一個新制度是班祿制。

所謂班祿制,顧名思義,就是給官員發放俸祿。

我們知道,之前北魏的官員是沒有俸祿的。

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政權,所以很多制度都有着濃厚的遊牧民族色彩。

在遊牧民族眼裏,根本就沒有俸祿這個概念,反正搶到了東西就大家一起分,搶不到東西就大家一起餓……

北魏立國初期常四處征戰,戰後皇帝往往把戰爭中掠奪來的財富賞賜給羣臣,官員們的主要收入就來自這些賞賜。

但在太武帝拓跋燾之後,隨着戰爭的減少,賞賜當然也就變少了——從以前的幾個月一遇到後來的幾年一遇甚至幾十年一遇。

由於沒有合法的收入,官員們只得想辦法自己創收,於是貪污受賄也就成了普遍現象,清廉的官員比如今的長江刀魚還要稀有。

馮太后深知,任由貪腐發展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深思熟慮後,她決定改鮮卑舊制爲漢人舊制,給官員發工資。

高薪不一定能養廉,但無薪一定不能養廉!

公元484年六月,在馮太后的授意下,18歲的皇帝拓跋宏正式下詔,宣佈推行班祿制。

具體的政策是這樣的:每戶百姓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帛三匹、谷二斛九斗的稅賦,用這部分收入來給官員發放俸祿。有了俸祿之後,若有官員再貪贓一匹的,一律處死。

班祿制實施後,對於還不收手的貪官污吏,馮太后就按照詔書所寫的那樣,毫不留情地予以嚴厲打擊。

僅僅一個月內,就有包括皇帝拓跋宏的舅爺李洪之在內的四十餘個大臣因爲貪贓而被誅殺!

不過,這樣的鐵腕肅貪也引起了貪腐官員們的強烈反彈。

他們公推淮南王拓跋佗爲首,上表要求廢除班祿制。

拓跋佗是拓跋珪的孫子,與皇帝拓跋宏的高祖拓跋燾同輩,是當時北魏宗室中年齡最大、輩分最高的人物,因此馮太后也不能不給他點面子,便召集羣臣討論此事。

中書監高閭發言說:如果不發放俸祿,貪官污吏可以肆無忌憚地貪贓枉法,廉潔的官員卻連維持生計都做不到,淮南王的建議絕對不可取!

這樣的話正是馮太后所需要的。

於是她當即採納,堅決駁回了拓跋佗的請求。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號:雲淡心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