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塑像

NO.162

垣崇祖深感责任重大,到寿阳后一直积极备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在寿阳城西北的淝水上修筑了一道堤坝,并于下游的淝水北岸修筑了一座小城。

得知魏军来攻,他立即命人将堤坝合龙。

上游的水位开始迅速升高。

不久,魏军果然来了。

见北岸的城池不大,他们觉得容易攻取,便集中兵力,将小城团团围住,随后发动猛攻。

就在魏军蜂拥于城下的时候,垣崇祖一声令下,掘开了堤坝。

这下上游积累的势能瞬间转化成了澎湃无比的动能,大水以雷霆万钧之势奔涌而下。

魏军所在处顿时成了一片汪洋。

但见:

滚滚洪流东逝水,浪花淘尽魏军。千军万马转头空,城池依旧在,北虏去无踪……

遭此重创之后,刘昶不敢再战,只好退兵。

然而冯太后依然不愿就此罢休。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又连续多次出兵进犯南齐,可每次都是雄赳赳地去,灰溜溜地回。

冯太后这才认识到这个刚诞生的南齐帝国并不像刚诞生的小孩那样脆弱,不得不放弃了南侵的念头。

之后她开始把精力集中到了内政上。

在她的策划和主持下,北魏推行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因当时正处于北魏太和(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二个年号)年间,故史称太和改制。

她推出的第一个新制度是班禄制。

所谓班禄制,顾名思义,就是给官员发放俸禄。

我们知道,之前北魏的官员是没有俸禄的。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所以很多制度都有着浓厚的游牧民族色彩。

在游牧民族眼里,根本就没有俸禄这个概念,反正抢到了东西就大家一起分,抢不到东西就大家一起饿……

北魏立国初期常四处征战,战后皇帝往往把战争中掠夺来的财富赏赐给群臣,官员们的主要收入就来自这些赏赐。

但在太武帝拓跋焘之后,随着战争的减少,赏赐当然也就变少了——从以前的几个月一遇到后来的几年一遇甚至几十年一遇。

由于没有合法的收入,官员们只得想办法自己创收,于是贪污受贿也就成了普遍现象,清廉的官员比如今的长江刀鱼还要稀有。

冯太后深知,任由贪腐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深思熟虑后,她决定改鲜卑旧制为汉人旧制,给官员发工资。

高薪不一定能养廉,但无薪一定不能养廉!

公元484年六月,在冯太后的授意下,18岁的皇帝拓跋宏正式下诏,宣布推行班禄制。

具体的政策是这样的:每户百姓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帛三匹、谷二斛九斗的税赋,用这部分收入来给官员发放俸禄。有了俸禄之后,若有官员再贪赃一匹的,一律处死。

班禄制实施后,对于还不收手的贪官污吏,冯太后就按照诏书所写的那样,毫不留情地予以严厉打击。

仅仅一个月内,就有包括皇帝拓跋宏的舅爷李洪之在内的四十余个大臣因为贪赃而被诛杀!

不过,这样的铁腕肃贪也引起了贪腐官员们的强烈反弹。

他们公推淮南王拓跋佗为首,上表要求废除班禄制。

拓跋佗是拓跋珪的孙子,与皇帝拓跋宏的高祖拓跋焘同辈,是当时北魏宗室中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人物,因此冯太后也不能不给他点面子,便召集群臣讨论此事。

中书监高闾发言说:如果不发放俸禄,贪官污吏可以肆无忌惮地贪赃枉法,廉洁的官员却连维持生计都做不到,淮南王的建议绝对不可取!

这样的话正是冯太后所需要的。

于是她当即采纳,坚决驳回了拓跋佗的请求。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云淡心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