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宣佈破產12月9日凌晨,淘集集官方微博發佈公司CEO張正平致供應商、代理、團隊的公告——公告名爲“已盡力未盡責”。12月9日凌晨3點,淘集集CEO張正平通過公司微博正式對外宣佈公司重組失敗,接下來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原標題:學拼多多,收割上億用戶!火速燒光10多億,老闆半夜宣佈破產,經銷商慌了)

打着“價格更低,品質更好”口號的淘集集,於2018年8月上線,其上線2周銷售額就突破200萬,當年10月就獲得A輪融資,融資金額爲4200萬美元,估值達到2.42億美元!

由於以低價商品走量爲初期主戰策略,淘集集被稱爲“下沉新貴”,有數據顯示其與拼多多的用戶重合度高達55%,一度被視爲社交電商領域的一匹黑馬。 但如今,淘集集的故事要畫上句號了。

12月9日凌晨3點,淘集集CEO張正平通過公司微博正式對外宣佈公司重組失敗,接下來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據《財經》此前報道,截至今年10月,淘集集已經虧損近12億元,上半年淨虧損6個億,淨資產負6億元,每月虧損超過2億元。

商家連夜從廣東趕往上海總部9日一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淘集集上海總部五牛控股大廈發現,因淘集集事件的爆發,大廈已經增加了安保力度,門口停留了數輛警車。

電商app收割上億用戶燒光10億 老闆半夜宣佈破產

淘集集上海總部五牛控股大廈

淘集集所在的26樓目前依然對外開放,但辦公區域已經沒有員工上班的身影。同時,該樓層的辦公器材也已經被搬空。

從門口到公司內部工作間,數十位安保人員排坐在裏頭。

電商app收割上億用戶燒光10億 老闆半夜宣佈破產淘集集上海總部五牛控股大廈26樓

記者也注意到,時不時會有少量商家前來諮詢,但並沒有公告所說的律師與員工接待。同時,此前淘集集所在的27樓已經上不去。淘集集內部員工表示,此前27樓員工已經全部通知休假。 有維權的商家表示,此前已經簽過併購重組合同,但看到昨日公司倒閉的消息,一夜沒睡,連夜從廣東趕來。

據該商家介紹,目前其在淘集集上的貨款超50萬元,均不能提出。

“10月8日後,只有少數貨款後臺顯示平臺在打款,但金額都是幾十幾百,這些貨款因爲數額太小,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到賬,數額上千的貨款都沒有打過。”該商家說。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個星期前,淘集集在微博發佈公告稱,已經與國內大型集團順利簽署股權投資協議,目前處於等待打款階段。

凌晨宣佈破產12月9日凌晨,淘集集官方微博發佈公司CEO張正平致供應商、代理、團隊的公告——公告名爲“已盡力未盡責”。 張正平在公告中正式宣佈,“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賬,不得不宣佈淘集集本輪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 在上述最新公告中,張正平給出了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的處理思路:

1.破產重整,將淘集集所有權轉交給債權人:張正平會積極聯繫供應商代表、大的廣告代理,以債轉股和認購股份的形式將平臺所有權轉讓給債權人,所得資金全部用於公司運營,努力再次盤活平臺,如果債權人需要則張正平和高管團隊將繼續服務淘集集,如果不需要則張正平和高管團隊離開淘集集。

2.破產清算,在以上破產重整方案無法推行的前提下:淘集集將申請破產,張正平和團隊依然會通過個人創業,努力歸還欠款,也希望大家能夠給予再創業的機會和時間。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採訪時表示,進入破產程序的話,就有嚴格的流程,破產費用的清償也有嚴格的順序。趙佔領表示,破產清償順序爲:

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

破產企業所欠稅款。

破產債權。破產財產依清償順序逐一分配,前一順序債權全部清償之前,後面順序的債權不予分配。破產財產不足清償同一順序債權的,按照比例分配。

多個官方羣已被解散 而在12月8日,就有淘集集商家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淘集集多個官方類目羣已被羣主解散,羣主爲淘集集平臺“小二”。所謂官方類目,即淘集集平臺包含的百貨、鞋包等十幾個類目。 對此,記者曾多次致電淘集集CEO張正平,其手機響幾聲後被掛斷。

不過,就在12月8日,張正平回覆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併購重組的確失敗了,投資人已經簽了投資協議,但是在最後打款階段出現多次拖延;公司各賬戶被訴前保全,司法凍結,特別是支付寶賬戶被凍結,使得公司無運營資金;所以公司按照破產重整、破產清算兩條路來走;對外公告將在12月9日發出。 “我是看到報道才知道公司申請破產了。”一位淘集集內部員工告訴記者。據該名員工透露,8日晚間,淘集集新上任3個月的HRD(人力資源總監)在釘釘上發佈署名爲張正平的“致一起拼搏過的淘集集同學們”的內部公告。 在該份內部公告中,張正平表示,“我應該沒有以個人名義發過全體郵件或公告,沒想到這第一封全體郵件或公告同時也是最後一封。” “遺憾加抱歉的是沒有帶着大家把淘集集做成。”張正平在公告中用一句話總結。 “接下來我們會成立員工善後處理小組,主要由HR負責跟進大家的離職辦理、社保問題解決、個人物品拿取等各項事情。”張正平在公告中表示。 據記者瞭解,目前淘集集拖欠員工至少1個月的工資。此外,員工社保從11月份開始也沒有繳納。“11月社保沒有繳,離職證明也沒有人給開,現在就是沒有人管的狀態。”一位淘集集離職員工告訴記者。 “一個多月沒發工資,雖然這個月(11月)沒啥工作,不發我也認了,就怕不交社保,畢竟對外地人影響比較大。”另外一位淘集集員工對記者說。 在上述公告中,張正平對大家(員工)關心的幾件事情進行了回應。內部公告稱,“由於賬戶凍結,目前無法發放員工工資,如果破產清算,資金也優先結算員工工資,工資預計不會少發,只是會很晚。”

電商app收割上億用戶燒光10億 老闆半夜宣佈破產

圖片來源:淘集集內部公告

成立不到一年宣稱用戶破億 啓信寶數據顯示,淘集集的運營主體爲上海歡獸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爲2017年5月,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爲張正平,公司的最大股東也爲張正平,持股比例99%。

電商app收割上億用戶燒光10億 老闆半夜宣佈破產圖片來源:啓信寶

據《中國企業家雜誌》報道,去年8月底,淘集集曾表示將派5000輛地推車進入小鎮市場,手把手教用戶使用,收割低線流量。 去年雙十一前,淘集集還與拼多多發生疑似“二選一”之爭,剛剛上線兩個月的淘集集一躍成爲衆人焦點,此後還曾登頂App Store購物類免費榜第一。 打開淘集集,首頁上涵蓋了以拼多多和雲集爲代表的主流電商增長方式,包括一元拼團、限時秒殺、補貼拼購等,通過低價來完成客戶轉化。 爲了完成社交關係鏈的裂變,淘集集還設計了一整套“現金補貼+分銷返利”體系。除了用戶購買獲得返現外,邀請好友下單,也可累積獲得5次最高25.5元的返現,這與雲集的分銷式裂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淘集集曾宣稱,只用接近一年時間獲得1.36億用戶,比拼多多少用了10個月左右。張正平一度希望複製拼多多的成功,甚至能超越拼多多。

留下16億元債務

能有這一成績,淘集集的“絕招”是:瘋狂補貼。 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具體來看,淘集集在地推上採用的是合夥人裂變模式,即BD(商務拓展人員)在當地開發合夥人,合夥人負責拉新、推廣APP。淘集集有個淘必賺的後臺,這是一套分銷體系軟件,合夥人及公司管理人員可用它來查看自己的線下人員。 拉到新用戶的合夥人可獲得其前三單的佣金,因此只要不斷地開發合夥人,不斷拉新付費,BD和合夥人的工作就會越來越輕鬆。 在淘集集APP的首頁可以很明顯看到一些“瘋狂補貼”“一元拼團”“虧本上新”之類的瘋狂補貼,試圖用比拼多多更低價的模式面向大衆,甚至要求商戶去降低售價,壓縮利潤,從而促進銷量,吸引更多的人羣。 對用戶來說,不僅買東西便宜,還有現金拿。比如:

1.下單賺錢。在淘集集的商品購買頁,會顯示可賺多少錢,下單之後,每筆已支付訂單,都會獲得一個限時24小時的可提現紅包;

2.邀請好友賺錢。用戶每拉一位新人,就能得到一筆佣金;而且,新用戶每次消費,該用戶都能賺到錢,是可提現的現金;

3.幫人砍價賺錢。好友發來砍價消息,幫其砍價後,則可以瓜分現金紅包。

上述激進的燒錢獲客方式讓淘集集揹負了巨大的資金壓力。 今年6月,張正平在致夥伴們的道歉信中說:

“從2019年6月起,人生走了趟過山車。6月初啓動B輪融資,投後8億美金融2億美金,很快拿到了多個口頭OFFER,當時自信滿滿要把淘集集做成百億美金以上企業。

進入7月,由於內外部一些因素,業績增長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銷售額出現停滯,這裏我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想通過融資款來解決當前增長的問題,延誤了最黃金的自救期,策略上邊選擇了繼續虧損獲取用戶。

進入9月,由於融資遲遲得不到確認,現金流開始下降,危機已經來臨,9月25日有人煽動供應商集中上門擠兌貨款。”

正如張正平自己所述,由於融資不順,數千家平臺商家的貨款和保證金,被淘集集挪用於市場增長費用,拉新增用戶。按照淘集集的計劃,如果用戶數量增速上去了,投資方的資金到賬,正好可以彌補所挪用的商家貨款。但這種做法引起平臺供應商的極度不滿,最終引發9月底到10月的商家上門討要欠款的爆雷風波。 據央視財經今年10月報道,張正平表示,目前公司負債主要分爲兩部分,供應商的貨款和廣告代理投放的欠款,負債總額爲16億元左右。

電商app收割上億用戶燒光10億 老闆半夜宣佈破產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專家分析淘集集失敗三大原因 據中國證券報,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總結了淘集集失敗的三大原因:

1、根本原因:社交電商紅利已過,進入洗牌期。頭部平臺拼多多率先上市後可謂“一枝獨秀”、遙遙領先,加上“百億補貼”+“天天領現金”等策略,快速拉高拼購類電商獲客成本。在這種激烈競爭的局面下,中小社交電商自然無以爲繼,“叢林法則”導致優勝劣汰。

2、經營原因:不自量力,盲目“撒幣”。從淘集集被爆出資金鍊緊張起到宣佈破產重組當日,依舊在搞“現金紅包”活動。由於市場培育前期“燒錢”過度,平臺自身缺乏盈利能力,加上平臺模式雷同缺乏差異化優勢,對用戶缺乏持久吸引力,導致資金鍊斷裂,無法持續。

3、外部因素:第一,平臺型電商牽涉商家面廣、數量衆多、涉及金額大,這類創業公司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牆倒衆人推”,商家上門討債提現,引發商家擠兌危機,加快了平臺崩盤破產。第二,資本“寒冬”持續加劇,缺乏新的風險投資“接盤”跟進,加上洽談併購重組中的“大型機構”在簽定投資意向書後,不再做“接盤俠”,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失之交臂。

趙亞萍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趙亞萍_NN900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