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诸葛亮的伯乐,却被世人遗忘,若不是他曹操早就一统天下了

说起三国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很多典故,比如草船借箭、初出茅庐、背水一战、三顾茅庐等等,三顾茅庐这个典故在课堂上是老师必讲的一课,也是最为人知的一个典故,第一次去诸葛亮外出闲游了没见上面,没过几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还有厚礼冒着鹅毛大雪去隆中请诸葛亮辅助他平定天下,不巧诸葛亮先走了一步出门了,刘备留下一封信失望而归,过完年刘备再次去到诸葛亮家中,碰到他正在午休,刘备、关羽、张飞只好在门口等他醒来。这次的对话被称呼为《隆中对》,而刘备为什么会想到去请诸葛亮呢?主要源于徐庶。

徐庶又叫徐福,出生寒门,一开始被刘表看重并邀请他到自己帐下,可徐庶瞧不上他不肯将就最后辞去官职走了,这期间刘备在中原地区败给曹操无处可去投靠了刘表,刘表表面接纳了内心对他心怀疑虑,安排他在河南新野,在新野徐庶结识了刘备发现他胸怀大志才略过人,而且对士兵部下都很和善。随即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建议他亲自登门拜访邀请。

建安十三年时曹操带着大部队南下,徐庶带着一家老家还有诸葛亮跟着刘备逃亡,不幸的是曹操抓走了徐庶的母亲,摆在徐庶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继续跟着刘备为他效力,二是去曹操帐下为他卖命以换取母亲性命。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徐庶为了保全母亲选择了曹操,所以有了这么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想得到徐庶是因为他在给刘备效力期间帮助他击退了曹操数次进攻才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设计骗他来自己营中为。徐庶辞别刘备时说了这么一句话“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要知道徐庶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一不二,也正因他坚守诚信才有了今天。难怪说良将不事二主,在曹营里他一眼就看破了庞统的连环计,但他头脑清醒保持沉默,没有提醒曹操,纵观整个三国历史他的确没有为曹操出过任何谋略,就如当初所说的那样,有人会说了他在历史上也没有为刘备献计,其实三顾茅庐就是他为刘备献出的第一计,曹操对他无计可施后来将他软禁起来。

历史对徐庶记载尤为突出的就是三件事,一是早年间他为朋友报仇杀了人被官府抓了,释放之后他弃武从文,二就是他与诸葛亮成为友人后来并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三就是他这个大孝子为了救母亲去曹操的战营。这就是他为什么容易被人遗忘的原因,尤其在后期基本没有怎么出现过。但是并不能否定他的历史光芒,首先一点就是他举荐的人才诸葛亮,话说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有人会说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迟早会被请出山,但是要知道徐庶给刘备的这一计是绝对性的,说徐庶是诸葛亮的伯乐一点也为过。

再后来庞统的连环计如果徐庶当时站出来不在沉默那历史会不会被改写呢?所以徐庶的才情都是侧面被影射出来的,尤其是他去了曹营20年后他的职务是郡守,诸葛亮带兵北伐感慨说魏国的谋士是不是非常之多呢?要不然怎么连徐庶这样的人才怎么才当这么点小官呢!徐庶有一次被曹操派出去与刘备谈判,要说这一次他本可以大摇大摆的跟着刘备回去继续效力,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按照曹操的意思全部都走了个场又回曹操身边,有人就不明白他不是日思夜想的想跟着刘备么!

而徐庶的想法是他的忠义正在于此,他留在曹营才是他效忠的表现,他不会像曹操一样为了得到而采取欺骗的行为,而且他也没有理由回到刘备身边了,如果他贸然回去反反复复只会让人认为他多变甚至墙头草,这也是他为何被后人赞誉的原因。他对刘备的帮助和他不愿意为曹操献计的行为大大阻碍了曹操,因为不够闪亮被人忘记了,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估计曹操早就统一全国了。#曹操#刘备#徐庶

建安十三年时曹操带着大部队南下,徐庶带着一家老家还有诸葛亮跟着刘备逃亡,不幸的是曹操抓走了徐庶的母亲,摆在徐庶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继续跟着刘备为他效力,二是去曹操帐下为他卖命以换取母亲性命。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徐庶为了保全母亲选择了曹操,所以有了这么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想得到徐庶是因为他在给刘备效力期间帮助他击退了曹操数次进攻才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设计骗他来自己营中为。徐庶辞别刘备时说了这么一句话“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要知道徐庶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一不二,也正因他坚守诚信才有了今天。难怪说良将不事二主,在曹营里他一眼就看破了庞统的连环计,但他头脑清醒保持沉默,没有提醒曹操,纵观整个三国历史他的确没有为曹操出过任何谋略,就如当初所说的那样,有人会说了他在历史上也没有为刘备献计,其实三顾茅庐就是他为刘备献出的第一计,曹操对他无计可施后来将他软禁起来。

历史对徐庶记载尤为突出的就是三件事,一是早年间他为朋友报仇杀了人被官府抓了,释放之后他弃武从文,二就是他与诸葛亮成为友人后来并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三就是他这个大孝子为了救母亲去曹操的战营。这就是他为什么容易被人遗忘的原因,尤其在后期基本没有怎么出现过。但是并不能否定他的历史光芒,首先一点就是他举荐的人才诸葛亮,话说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有人会说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迟早会被请出山,但是要知道徐庶给刘备的这一计是绝对性的,说徐庶是诸葛亮的伯乐一点也为过。

再后来庞统的连环计如果徐庶当时站出来不在沉默那历史会不会被改写呢?所以徐庶的才情都是侧面被影射出来的,尤其是他去了曹营20年后他的职务是郡守,诸葛亮带兵北伐感慨说魏国的谋士是不是非常之多呢?要不然怎么连徐庶这样的人才怎么才当这么点小官呢!徐庶有一次被曹操派出去与刘备谈判,要说这一次他本可以大摇大摆的跟着刘备回去继续效力,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按照曹操的意思全部都走了个场又回曹操身边,有人就不明白他不是日思夜想的想跟着刘备么!

而徐庶的想法是他的忠义正在于此,他留在曹营才是他效忠的表现,他不会像曹操一样为了得到而采取欺骗的行为,而且他也没有理由回到刘备身边了,如果他贸然回去反反复复只会让人认为他多变甚至墙头草,这也是他为何被后人赞誉的原因。他对刘备的帮助和他不愿意为曹操献计的行为大大阻碍了曹操,因为不够闪亮被人忘记了,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估计曹操早就统一全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