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島管煙筒叫“伏臺”,其實應該叫“浮炱”,釜炱(fu tai)是一個古語詞,自商周時期就有。原來是一個量器,稱量糧食的過程中,慢慢變成了煮糧食的工具,再後來演變成了鍋臺,最後由煙囪是否冒煙可看出這家人有沒有用鍋做飯,而使“釜炱”一詞變成了今天煙囪的意思。

過去青島多是德式、日本式或中國式的簡陋老房子,屋內基本都盤着炕,或支個爐子,一個或兩個煙筒一戶人家的生火做飯。

那個年代沒有煤氣和液化氣,做飯需要燒大鍋底或生爐子,煙筒一年四季都不閒着,天天都是一樣地冒煙。因爲燒火就會有煙,而煙經煙道通過自然風引向室外,時間久了煙筒裏就會出現煙垢,炕燒久了就會因爲煙熏火燎沉積下灰燼、污垢,擋住了冒煙的通道。過去大多是磚砌或白鐵做煙筒,如果煙垢太多,就會因流通不暢而使鍋底或爐子裏的煤炭燃燒不徹底,從而影響做飯或燒炕的溫度,大鍋底和爐子裏的煙不是從煙筒冒出,而是反過來從爐口冒煙,俗稱“倒煙”,嚴重的甚至會有中毒危險。

“打煙筒”其實就是疏通煙道,類似於現在疏通下水道一樣。煤燃燒後鐵皮煙囪裏會留下部分煤煙,人們會在爐火冷卻後拆卸下煙囪,清理裏面的爐灰,再重新安裝上去。如果你看到誰家的門口有小堆烏黑細密的灰塵,那便是從煙囪裏清理出來的了。

過去老房子大都是平房或兩層樓房,如果是屋頂磚砌煙筒裏面被煙垢或雜物堵死了,就要攀爬到房頂上,用秤砣或半個磚頭一樣的重物,綁上繩子後從煙筒的上面,按照重物墜落的原理,從煙道里面下墜,上下來回循環幾下,一般都會打開堵上的煙道。有時在這些重物上還會包上一層破布,以便”打“的更徹底一些。每年冬天支爐子、搭煙筒的時候,或是感覺差不多好“打”了,就投投浮炱,竈臺或爐子明顯就感覺好燒多了。

“打煙筒”這項老習俗隨着時代的變化、城市的變遷,已經煙消雲散,至少在市區裏是極少看到了。島城棚戶區的不斷改造,城市上空,不見了家家房頂煙囪的炊煙裊裊。只見高樓林立、窗明廳亮,人們的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曾經的那些場景,記錄下了這個城市過去生活百態中的一幕。

與這座都市的前進步伐相伴,取暖方式也快速更迭。房頂上的煙筒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鐵皮煙筒、蜂窩煤也被捲入了歷史長河,離日常生活漸行漸遠。而舊時對它們的那些記憶卻帶着溫度,留在了很多人的心裏。

那些過往的記憶,也像過電影一般的在眼前浮現,老南仲家窪的一條條窄小的衚衕裏,家家戶戶屋頂上的伏臺冒着炊煙,母親在竈頭炒菜做飯,我坐在竈前拉風箱的場景,至今憶起仍歷歷在目。每每憶起,仍令我久久不能自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