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青島港灣

作者:於向陽

青島、歷史悠久,春情滿載。青島、三面環海,百花盛開。美麗的嶗山,美麗的海港。青島是一座令人嚮往和眷戀的城市,青島是“山、海、城”完美結合的城市。山在海邊,海在城邊,城依山勢,海映山色,一派“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醉人風光。

青島,既有老城區別具韻味的歐陸風情,又有國際化城市大氣磅礴的都市風貌;既有傳統的名勝古蹟,又有新開發的特色旅遊產品;既有醉人的青島啤酒,又有好客的青島市民。更有那來自大海的美食:“對蝦,海蟹,蛤蜊,海魚,海蠣子等”讓你在品讀青島的時候、品嚐大海賜予詩一樣的小喫韻味和青島啤酒。

家住海邊,有機會經常到海邊領略大海的魅力,到船邊享受到大海的恩惠。聽老人講:百年前,小鮑島、大鮑島只是海邊的魚村。在小港灣碼頭,女人和孩子每天都守在夕陽下的碼頭,癡癡的渴望:“遠帆魚船的歸來,出海人的平安,海龍王賜予的豐收”。那一聲聲“歸來吧!”是那樣的淒涼無助。

德國人來了,走了,日本人又來了,它們佔領了青島,修築了碼頭。用大船裝走了金、銀、銅、鐵、錫和煤礦和我們祖國的財富。船沒有了,漁民成了勞工,魚村也變成了城市。那低矮的房屋,窄小的街巷,構成了碼頭附近街巷的一條條風景。

聽老人說:“在一百二十多年前,青島建埠之後,“隨着海運、漁業的發展,後海崖經常千帆雲集,密密麻麻的船隻彙集這裏,不但不能順岸式停靠,就是逛船頭靠岸也容納不下,後到的船隻只能停二檔,甚至三檔,要通過別的船上下岸,長時間裏,新疆路、冠縣路、莘縣路碼頭沒有圍牆,許多從內地來的人到這裏看船。”

當時停靠在小港、大港碼頭的有輪船、貨船,也有小型機動船、帆船、舢板等。衆多船舶的停靠,使莘縣路、新疆路、小港一路、冠縣路一帶十分繁榮,雲集了衆多與港口有關的公司,如船行、倉庫、貨棧、運輸代理、漁業公司等,以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德國漢堡輪船公司爲代表,分別經營青島至日本、東南亞和青島至歐洲的航線。

我曾經的老屋在陽穀路13號、屬於日佔時期建築,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居住的院子裏有二十幾戶人家,每家居住面積都是十幾平方米的小房子。院子裏二十多戶人家共用一個廁所一個水龍,位置在院子東北角。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青島鬧水荒,每家每戶按人頭髮水票,水龍只有晚上才憑票供水一至兩小時,院子裏這個時間是最熱鬧的,家家戶戶都派人排隊,水桶擺滿了院子,人們排隊等候接水。聽院子裏的老人說:在侵略者最初拆掉魚村變城市的設計和規劃中,大鮑島、小鮑島、小港一帶都是廉價的住房,是城裏的貧民區、勞工區。

我們大院裏的街坊鄰居,都是來自青島的周遍鄉村,住在這裏的人們大多扛大包、拉大車、擺小攤、做買賣,也有小職員和工人。

在七十年代,我們家門前的市場三路頂着小港灣的魚船碼頭,我很喜歡去那裏看魚船靠岸的情景。每當海上捕魚的魚船靠岸,那閃着銀光的魚從船上裝筐抬上岸,那些漁民的臉上總是流露出開心的笑容。我知道,那是豐收的歡笑,我總是要找他們買點兒新鮮魚來家喫!

在春天鮁魚下來的季節,那一米左右長的大鮁魚閃着銀光,每斤價格人民幣五角,六角。相當便宜。但是,那時候工資太低,一個月喫兩次魚就是不錯的生活了,偶爾買一次也很過癮,就是在鮁魚剛進市的五一前後,買兩條鮁魚孝敬老人是我們青島的風俗,必須要買的。

由於家離海邊太近,在童年時代閒暇時總要去海邊趕海、釣魚。那時候近海的魚比較多,在六號碼頭附近和四方湖島子經常能釣到許多魚,趕海也能挖蛤蜊,捉海螺。後來隨着許多工廠的建立和污水的排放,魚少了,海灘上挖不到蛤蜊和海螺。

隨着市政府東遷,青島西部老城區日漸落寞,與此同時,依託青島港發展起來的礦石運輸、散貨運輸等物流行業成爲後海的主導產業,由此而形成的粉塵、噪音等影響了這個區域的整體環境,再加上大鮑島、小鮑島居民區房屋多爲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房子,年久失修破舊不堪,日漸形成了後海環境“髒、亂、差”的印象。

“海邊的工廠搬遷了,石炭線搬走了,礦石碼頭搬到董家港了,農藥廠,青島船廠,化工廠都搬走了!”人們高興地相互議論着。

與此同時,政府出資改造居民區的規劃也拉開了序幕,“拆遷了”,鄰居們奔走相告。

那些低矮的房屋,那些夾在老街老樓之間的那些有名無名的狹窄衚衕,以及那些有號無號的小巷子。院牆上那班駁可見的“文革”標語,還有那個特定年代的向陽院、朝陽院、紅旗院和東風院,都沸騰起來,還有那有故事的平康二里就在邱縣路大上坡的26號大院,高高的、幽暗的長條甬道式院子都在剷車的轟鳴聲中倒塌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現代化的居民小區和矗立在海邊的高層住宅和花園式建築。

這時,以大港郵輪港爲基礎,聯合現有的中港、小港,初步建成全球一流的集國際客運中心和金融商務、商業貿易、文化休閒、旅遊度假爲一體的綜合性“國際郵輪城”的規劃也啓動了。

青島是北京奧運的協辦城市,是一座正在與世界貿易接軌的現代化都市,奧運成就了中國,奧運也成就了青島。自2008年以來,我們欣喜地發現:“十幾年來,青島正在由輕紡工業城市進化爲國際旅遊、貿易大都市。”

2015年5月28日,“東北亞郵輪產業國際合作論壇暨第三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峯會”在青島隆重舉行。青島郵輪母港將全面正式啓用,天海“新世紀”號郵輪也將首航青島港,這是青島郵輪旅遊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標誌着青島的郵輪產業將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2015年5月29日,青島國際郵輪母港正式投入使用,青島郵輪母港建有3個專用泊位,岸線總長度達966米。其中新建超大型泊位1個,碼頭長度490米,陸域縱深95米,喫水13.5米,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5萬噸級“海洋綠洲號”和“海洋魅力號”郵輪,規劃年遊客量爲150萬人次。據介紹,新建成的青島郵輪母港總建築面積爲59919.59平方米,郵輪母港客運中心功能區域主要集中在二樓,安檢、邊檢、檢驗檢疫、行李託運等多個環節都將在二樓完成。3樓設有觀景平臺。客運中心還設置了專門的商業區域,各大流行品牌以及免稅店有望入駐。

2015年5月29日,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載重7.2萬噸、高15層的豪華遊輪天海“新世紀”號從青島出發,載着1500餘名遊客開啓赴日之旅。作爲青島郵輪母港的首秀,天海“新世紀”號擁有近2倍於泰坦尼克號的體積,長246米,寬32米,最大航速21.5節(約39.8公里時),最多可容納遊客2114人,船上有907間客房,除客房外還有劇場、撲克俱樂部、蹦牀、KTV電影院等多種娛樂設備。此次“新世紀”號從青島郵輪母港出發,將分別開啓青島至日本長崎、福岡,以及青島至韓國濟州島、釜山和日本鹿兒島兩條航線。

我們周邊的居民住進了現代化小區,門口保安,電子可視對講門鈴,暖氣、天然氣配套功能齊全的高樓大廈。住着明亮寬敞的大房子,還有門前的美麗花園。在家裏看海,在家裏看郵輪,看郵港碼頭,我深深感到:青島的港灣變了,我們的家也實現了現代化的夢境!

藍藍的海, 白白的帆。青島的港灣也像豪華的大郵輪,在前進的征途上鼓足了風帆,駛向未來的黃金海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