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爲簡,可以讓我們的家變得清朗而舒適。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柏曾說過,“有序是天堂的第一法則”。清理雜物可以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從一個人獨自生活,到幾個家庭成員共同組成的家庭,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家庭物品的增多。否認各類物品的存在價值,是不明智的,除非你真的願意自己和家人都過一種離羣索居式的生活。購買、保留、保存必要的物品,的確是生活需要。

那應該如何化繁爲簡呢?美國著名的習慣、幸福研究領域的專家格雷琴·魯賓認爲,簡化生活不能沉迷於一種不現實的一切從簡心態,幸福計劃應當建立在“做自己”的基礎上。“做自己”就是要避免對他人盲目跟風,包括他人努力培養的生活方式、品德。家庭生活離不開許多物品,可以根據使用率來決定是否保存物品,同時也要重視某些物品承載着我們某段生活的記憶。通過清理不重要、使用率低、也不承載生活記憶的物品,這樣的“斷舍離”就不會對生活本身造成過大影響,而且也更有利於生活秩序的建立。

當然,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家庭中的很多物品各有其功能和價值,不能一扔了之,這就需要經常性的進行清理。舉例來說,我們的衣櫃裏,各式衣物都應當疊放得整整齊齊。無論是男士還是女士,如果衣物疊放整齊,最好能像服裝零售門店所整理拜訪得那樣,既能便於查找衣物,而且最重要的是,讓人每次打開衣櫃,都能有一個好心情,不至於因衣物雜亂而把心情也弄得亂糟糟的。

再進一步,可以通過尋找雜亂產生的源頭,以便更快地發現和清理雜亂的地方。比如,壞掉的東西。很多壞掉的物品,維修成本高於或接近於購置新的物品,這種情況下,顯然應當首先考慮能否轉讓給有關的回收機構,或是扔掉。又如,一些看上去很萌,卻沒有什麼實用價值的廚房物品、收納物品、臥室用品;又或是一些可能有用但你一直都沒有用過的東西。還有,沒有任何意義,只因爲我們買的時候花了很多錢或別人花了很多錢送給我們的物品,應當處理掉。格雷琴·魯賓說,“當我有意識地允許自己保留一件特別的物品時,我就有能力放棄更多其他的東西”。

格雷琴·魯賓在其所著的《幸福斷舍離》一書示範性的講述瞭如何讓自己和家人在家庭中感到快樂輕鬆,爲幸福創建基礎。這是一本誠懇溫暖的作品。格雷琴·魯賓詳致的描繪瞭如何爲自己和家人打造一個以家庭爲中心的幸福斷舍離計劃,從管理財富、經營婚姻、管理時間、學會感恩等方面入手,以更好的把握自己,實現更加美好和舒心的生活。

要讓家庭生活變得幸福,可以考慮的一個有效建議是,“(夫妻)建立一種類似程序和儀式的生活方式,以幫助孩子們感受到事物的可預測性、程序性和關聯性”。格雷琴·魯賓說,夫妻之間可以早晚親吻。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吻,同樣也可以作爲一種重要的,強化彼此之間情感信任的儀式。在此基礎上,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還應當建立起彼此鼓勵的機制,關注家庭生活中積極樂觀的一面。

家庭幸福斷舍離的重要內容,就是父母在與孩子相處中,應當避免過度反應。過度反應包括,父母需要避免對孩子各種行爲選擇的過度干預;以及孩子犯錯時,將問題說得過於嚴重,甚至訴諸於品格。淡化問題、避免過度反應,父母的行爲能夠讓孩子培養遇事冷靜的態度,而且也將有助於淡化處理家庭裏的小事故,降低生氣、發怒的程度。格雷琴·魯賓還建議,父母應當與孩子共享興趣,一起探險。

增強幸福感,要懂得掌控時間。幸福斷舍離中的捨棄,很多情況下應當體現爲對個人沉浸於電視、社交網絡等選擇的捨棄,尤其是父母應懂得垂範對於社交網絡的正確使用,要讓孩子懂得適度體驗社交網絡而非忽視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會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