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革開放40年】百姓的餐桌也有大變化

雲姝融和朋友聚餐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喫是百姓生活的頭等大事。從只求喫得飽到喫得好喫得健康,從追求精細糧食再到粗細糧搭配已經成爲飲食消費新風尚。改革開放40年,內蒙古百姓的小小餐桌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上世紀70年代:喫飯憑糧票購買

上世紀70年代,國家實行計劃經濟政策,每個家庭的糧食等生活物資都要憑票供應,一旦規劃不好,是要捱餓的。所以,“喫了嗎?”是當時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慢慢地變成了人們見面的問候語。

“現在的90後、00後估計都不知道糧票爲何物,在上世紀70年代,由於糧食短缺,一日三餐都要憑糧票購買。”11月9日,54歲的邢麗雲回憶起兒時的生活說,在那個計劃經濟時期,趕上收成好的時候,每家每人一年能分得360斤口糧,口糧中有白麪有粗糧,是按照比例分配的,有時還會調劑一些小雜糧,男丁多的人家根本喫不飽。

邢麗雲來自烏蘭察布市卓資縣,作爲家中的老大,她從13歲的時候就學會了給家人做飯,規劃一家人的喫喝是她每天最犯愁的事。“那時候口糧少,早上熬粥,添5瓢水,抓一撮米,典型的‘瞪眼米湯’,爲了讓粥看着有分量,就在快出鍋的時候灑點莜麪,就像勾芡一樣,喫的時候就點隔年醃製的鹹菜,也算順口,能填飽肚皮。”邢麗雲說,爲了調劑餐桌,她還想了很多辦法。春夏季節她會和小夥伴爬到樹上摘榆錢,跑到後山挖野菜。九成榆錢一成莜麪,攪和成糊糊煮開了花,就是一道湯。苦菜摻和上土豆做成丸子,自成一道小菜。因爲經常喫苦菜,有一段時間牙齒特別黑,但那時候根本顧不上這些,以填飽肚子爲原則。到了冬天,邢麗雲就偷偷跑到生產隊的地裏挖沒挖盡的凍土豆,然後拿回家放在屋頂晾曬。幾場雪後,土豆凍透了,煮得爛熟以後搗成土豆泥,然後和上莜麪做成莜麪魚魚,配上秋天晾曬的野生蘑菇做成的湯一起喫,特別美味。

今年89歲的原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雲照光對70年代有着更深刻的記憶。在他的印象中,7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農民種糧喫不飽,每人每個月分到的口糧24斤和28斤不等,其中細糧佔1/3,粗糧佔2/3。一日三餐幾乎沒什麼油水,逢年過節才能喫上一頓餃子。老百姓的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窩窩頭、二莜麪、土豆、大白菜、糜米。“直到改革開放以後,實行家庭生產責任制以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市場上的農產品多了,百姓的生活才漸漸好了,餐桌上也豐富了起來。”雲照光說。

上世紀80年代:白麪還是稀罕物

“炒了四道菜,蒸了一鍋饅頭。一端上桌菜喫空了,反而饅頭沒怎麼喫。”11月11日,家住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大學路明珠巷水文小區的齊國友一邊收拾餐桌一邊說,週末一家人喫飯,餐桌上最受歡迎的還是那些時令新鮮蔬菜,孩子們對白麪饅頭卻不怎麼感興趣。別看現在喫頓白麪饅頭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在80年代初,白麪也是稀罕物,不是天天都能喫到的。

58歲的齊國友來自赤峯市寧城縣,在他的印象中,改革開放初期,玉米、高粱面、小米、莜麪仍然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白麪平均一週到半個月才能喫到一次。

1983年,陳文西和家人一起包餃子(資料圖片)

“80年代初,父親在赤峯市寧城縣烏拉哈達牧場上班,當時一個月工資40.05元,養活着一家八口人。由於人口多,家裏糧食經常不夠喫,當時糧食市場還沒有完全放開,就只能東家借西家借,或者到了晚上偷偷去老鄉家裏買糧食。”齊國友告訴記者,餐桌上真正發生變化,是“包產到戶”以後,農民有了餘糧,副業也得到了有效發展,喫得才終於像樣了。

呼和浩特市72歲的攝影愛好者陳文西對此也深有體會。陳文西告訴記者,1983年之前,餐桌上的菜品還是不太均衡,生活好一點的能喫上白麪,家庭條件差的一個星期可能才喫一頓。“那時候家裏的孩子就盼着家裏來親戚,因爲招待親戚才能喫到一頓白麪餅子或者餃子。到了80年代中後期,經濟條件好了,但是大家仍然不捨得敞開了喫,不過,逢年過節,餐桌上就體現出來了,除了餃子,雞鴨魚肉也上了餐桌,但水果還是很少。”陳文西回憶道。

上世紀90年代:“下館子”成時尚

進入90年代,內蒙古人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一日三餐已經不再像過去那麼單調,幾乎每天都有一兩個葷菜。也是從這個時候起,有了“下館子”之說。誰家來親戚了,或者朋友聚會,辦紅白喜事,都願意在飯店擺上幾桌,既賺足了面子,又省去了飯後洗碗的麻煩。

今年46歲的市民雲姝融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下館子的情景。“當時有個同學請客喫飯,在鼓樓附近一個巷子裏的飯店,點了一份魚香肉絲、一份過油肉、一份幹炸裏脊,每道菜也就兩三塊錢的樣子。大家聊了什麼全都忘記了,只記得菜的味道非常好,夾起這個又想喫那個。”11月12日,雲姝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90年代初她剛剛參加工作,在中山西路的兒童商店做銷售員,每個月工資才200元,除去房租水電費後所剩無幾,所以喫飯從來不講究,要麼買了菜回家自己做,要麼就買個焙子饅頭湊合喫一口,下館子對她來說是極爲奢侈的事情。

到了90年代後期,餐飲業迎來蓬勃發展,人們對喫也越來越講究,鮑魚、海蔘、甲魚開始出現在人們餐桌上,主打生猛海鮮的粵菜在這一時期尤爲流行,誰要下館子喫了一頓海鮮大餐,總要在同事朋友面前得意上好幾天。再往後,川菜、徽菜、魯菜、杭幫菜等各大菜系搶灘呼和浩特,受到食客們的追捧。也是從那時候起,中餐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口味,意大利披薩、日本料理、韓國烤肉等紛紛進駐,人們不出國門就能喫遍世界。

21世紀:飲食要健康

近幾年,隨着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人們對喫又有了新的認識。以前喫飯只是爲了填飽肚子,如今卻成了一種文化,一種情懷。不過,隨着各種美食應有盡有,“喫什麼”也成了人們一個幸福的煩惱。

11月13日,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康居家園的張燕走進菜市場,拿起芹菜看看放下,又拿起蘑菇挑挑揀揀,“真的是不知道該喫什麼?總感覺這個不想喫,那個沒胃口。”張燕一邊在菜攤上挑菜一邊對記者說,現在人們對健康比較重視,一日三餐講究葷素搭配,還要每餐搭配一定量的水果。魚蝦要喫活蹦亂跳的,蔬菜要喫有營養的,比如西藍花是抗癌的,芹菜是降血脂的,山藥是延緩衰老的,西紅柿的防輻射的,大家關注的更多的是蔬菜的營養價值,而不是價格。

蔬菜品種繁多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進入21世紀,人們的飲食觀念已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追求更加精細化。在呼和浩特保全莊、美通等蔬菜肉食批發市場,羊肉有蘇尼特右旗草原羊與本土羊肉之別,雞蛋有農村雞蛋和普通雞蛋之別,消失已久的高粱面、二莜麪、玉米麪等粗糧再度迴歸餐桌。過去上不了檯面的農副產品,如今卻成了菜市場裏的香餑餑。“以前人們喫得都是粗糧,身體沒啥大毛病,如今喫得好了,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各種富貴病就來了。”正在購買黑豆的65歲的市民宋蘭蘭說。

11月14日,內蒙古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會長牛銀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老百姓都能喫到新鮮的蔬菜。飲食觀念也逐漸轉向低碳健康,追求低油脂、低鹽、低碳水化合物、低熱量,喫已經不盡是“果腹其飽”,而是對“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食品安全、營養、保健也更加關注。不僅如此,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消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下館子突出一個“下”字,如今下館子,只要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全城的美食就能送到家。從喫不飽到喫得好喫得健康,飲食的變遷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間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與此同時,本土餐飲也從“轉型快”“節奏快”,到“升級孵化快”在轉變,並且越來越受到世人矚目,例如在“羊”身上找到很多“洋市場”“洋資源”,連鎖加盟輻射國際市場及國內市場。(北方新報記者 張巧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