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出臺26項舉措,優先支持重點行業、優先支持民營經濟活躍區域;工行、交行也相繼部署具體舉措,提升對民企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爲服務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近日,建設銀行出臺《進一步加大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和《中國建設銀行支持民營經濟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導全行將戰略重點轉向大衆市場,深度拓展小微、雙創、涉農、扶貧、住房租賃等民生領域,逐步形成“五化”“三一”的小微企業信貸模式。

建設銀行出臺26條舉措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

據悉,《通知》從服務大局落實中央政策要求、強化信貸政策支持、優化績效考覈、差別化信貸政策、完善經營方式、加強科技驅動、推進全面主動風險管理、加強溝通與輿論引導等八個方面提出26條舉措。

針對民營經濟發展,《意見》特別指出,將構建一套具有建設銀行特色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組合拳”,堅持優先服務優質民營企業、優先支持重點行業、優先支持民營經濟活躍區域、優先支持供應鏈條企業、優先幫扶臨時困難企業渡過難關“五個優先”,配套強化授信研究、強化產品創新、強化服務效率、強化金融科技運用“四個強化”,建立保障資金來源、保障資源配置、保障盡職免責、保障策略幫扶“四個保障”,給民營企業“輸血”,以實際行動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建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張爲忠解釋說,“五化”即批量化獲客、精準化畫像、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綜合化服務。據他介紹,資信不完整一直是制約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重要原因之一。爲此,建行依託“新一代”核心技術系統,將外部數據和內部數據相連,全行引入稅務、工商、海關、法院等26類數據,與建行內部26萬項“存量”信息聯通,以大數據手段精準分析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爲小微企業融資有效增信,推動批量精準獲客。

張爲忠表示,過去銀行投放一筆貸款的平均時間大約爲20至30天,建行創新“小微快貸”,實現自動化審批,構建“三一”信貸模式,大幅提高服務效率,已累計爲超過45萬客戶提供5300多億元貸款。

張爲忠解釋稱,“三一”是指“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一價式”收費:“一分鐘”融資,即一分鐘內完成貸款申請到支用的全流程操作;“一站式”服務,即通過“建行惠懂你”APP實現在線測額、預約開戶、身份認證、貸款申請、簽約、支用、還款等一站式辦理;“一價式”收費,即除貸款利息外,無擔保、過橋等費用,隨借隨還,按日計息,真正做到“一次定價,費用全清”。

各大銀行相繼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的相關措施

據悉,除建設銀行外,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近期也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的相關措施。農業銀行於11月12日製定出臺了《關於加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22條針對性措施。11月9日,中國銀行發佈了《支持民營企業二十條》。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也相繼部署具體舉措,提升對民營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具體加大信貸投放方面,農業銀行指出,通過建立總、省、市三級行民營企業“白名單”、增配戰略性信貸計劃、單列小微企業信貸增長計劃等多種方式,充分保障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投入。中國銀行表示,將從優化授信政策、提高服務質效、加強資源配置、健全盡職免責、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費用、完善服務模式和創新產品服務等方面支持民營企業,未來將建立健全對民營企業授信業務的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建立民營企業“白名單”。

除制定出臺相關措施外,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也紛紛發佈債券融資支持工具解決民企融資難題。例如,11月6日,工商銀行作爲主承銷商和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創設機構的3只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正式發佈。由交通銀行擔任創設機構的“18碧水源CP002聯合信用風險緩釋憑證”也已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創設備案。

恆豐銀行戰略研究部研究員王麗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有大行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發揮着引領和“頭雁”作用,大行出臺對民營企業具體措施,將產生一定的積極效應,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國有大行通過發揮引領作用,也會帶動其他銀行參與到緩解民營企業融資困境中來。

"1+N合作"

經濟帶網(www.iic21.com)秉承“共建、共享、共用、共贏”的原則,誠邀國內外各級政府機關、商會協會、科研機構、高校院所、新聞媒體、企業單位、投資經營創業者等各類優質資源共同參與、各展所長,形成基於市場機制的多樣化合作模式和合作機制,建立以經濟帶網數據中心爲主體,共享資源、共謀發展,更好地推動經濟帶沿線:智慧城市平臺建設、產業鏈型平臺開發、地方產業經濟宣傳、產業供需數據分析、項目產品宣傳推廣、入駐園區招商對接、商務金融服務對接、戰略學術研究等工作大發展。

合作方式

---資本合作 ---授權合作 ---產品合作

---技術合作 ---數據合作 ---市場合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