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陵墓爲什麼會寸草不生,是因爲慈禧本人下令讓它寸草不生!

說起慈禧本人對於自己陵墓的關懷備至,實在是達到了封建帝制時代的巔峯,老實講,慈禧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執着程度,着實是既“癲”且“瘋”。

作爲一名封建帝制時代的高小沒畢業的滿族老太太,我們當然不能指望她的覺悟跨越時代的侷限性,能把自己遺體捐獻或海葬樹葬,但你學習借鑑一下曹操和成吉思汗的密藏模式可不可以?

不!慈禧對自己陵墓這方面的深思熟慮,無異於是在向未來亂世伸來熱情的雙手:此處人死錢多,要想發財者,速來!

那寸草不生的陵墓倒像是一個光禿禿的靶心了,看這裏看這裏看這裏!

於是孫殿英將軍內心掙扎抗拒一番,後來忍不住她老人家熱情的召喚,施施然就來了。

慈禧的陵墓在清東陵的定東陵,她老公咸豐的陵寢叫做定陵,她和慈安皇后的陵寢門牌號更往東,於是就叫做定東陵,慈禧的陵墓全名叫做“菩陀峪定東陵”,慈安皇后的叫做“普祥峪定東陵”。

定東陵這兩座皇后陵寢,是清代等級規格最高的皇后陵,爲什麼待遇高,就因爲它是慈禧要求下被這麼建造的,有錢難買樂意!

說起來,慈安是純屬跟着沾了光,慈禧也沒辦法,當時建造的時候想堵住朝臣之口,雙份就雙份唄,畢竟人家慈安纔是正宮。

咸豐死得太搶時間,以至於直到同治五年,他的陵寢才被建好,安葬了咸豐之後,慈禧慈安就商量,咱姐倆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吧,於是在1873年,定東陵開始興建,花了6年後,終於修建完成,耗費銀子500多萬兩。

慈安心急,定東陵修造好不過兩年,就匆匆趕來入住,只有慈禧的菩陀峪定東陵還在風裏雨裏等待着它的主人,這一等就是三十年。

假如是五十年產權的大HOUSE,從辦好產權證到入住一拖就是三十年,物業費權且不說,維修費不高才怪。

沒錯,從1879年建成後,時間過了16年,當慈禧面對的朝中阻力已經忽略不計時,她提出重新翻修自己的菩陀峪定東陵的新方案。大拆大建的工程整整持續了十三年,就在距離她本人辭世只差幾天的緊要關頭,跑贏了這場比賽,宣佈提前勝利完工。這次翻修的代價是之前造價的十倍之多。

爲什麼花了這麼多錢?

僅陵寢三殿所用的葉子金就達4592兩,還在慈禧生前,墓中金井裏就鋪滿了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

另外就是慈禧老太太獨出心裁搞的新花樣,題目中可以得知,慈禧陵墓的封土按照慈禧生前要求,必須做到寸草不生,聽起來很“強迫症”的這項決定大概是慈禧不知從哪兒聽了一耳朵,說是不能“落草爲寇”——陵墓上有草,我在下面豈不就成了寇賊?必須讓它寸草不生!

爲了不讓慈禧“落草爲寇”,朝廷開足馬力四處找配方,後來在一些建陵專家的試驗和建議下,採用了一種獨特的新工藝——祕方炒燻大法。

先把封土逐堆放在大鍋裏翻炒,殺死裏面所有的細菌和有機物。

再分別加入硝石硫磺石灰等獨特配方繼續翻炒均勻,使之保持長效殺菌去毒效用。

經過百餘口大鍋現場數月的“糖炒栗子”,大功既成。

從現在慈禧墓上面封土的情況來看,照片中雖然也偶有分佈一些雜草,但總體說來,效果還不錯,內層土壤藥力也算持久。

可問題就來了,早在慈禧去世的八十年前,一種叫做硅酸鹽的水泥已經在英國被髮明並投入使用;早在慈禧去世二十年前,北京周邊河北唐山開平煤礦已經能生產水泥,她死之前的年產量已經達到四萬噸。

你直接用水泥不就結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