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貓狗抓傷出血了?倒開水被燙到了?切菜時候不慎切到手指了?

人們似乎很容易遭遇種種意外。

而面臨這些常見的緊急狀況,大腦似乎總會靈光一現——問題不大,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

常識誤區——你被大腦“騙過”嗎?

這些應急措施可能來自長輩的口口相傳,也可能來自於好友的科普,或是看過的某部影視文學作品。

那麼,記憶裏的醫學常識都是正確的麼?遭遇突發狀況又該如何處理?

肛絲們可不要被這些大腦中一閃而過的醫學常識所矇蔽——

燙傷治療

人生在世,誰還沒被燙過一兩回。

炒菜時迸濺的油花;放在一邊備用的熱水被不慎踢翻;冬季使用暖水袋時密封不嚴等都容易造成燙傷。

常識誤區——你被大腦“騙過”嗎?

爲了緩解“腫成豬蹄”時的疼痛感,很多人在燙傷後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敷冰塊。

靠冰塊的寒冷迅速鎮痛,這樣的做法是錯的。

皮膚先被過高的溫度刺激至組織損傷,再被溫度過低的冰塊帶來“冰火兩重天”。

使得破損的皮膚傷口進一步惡化。

此外,牙膏和醬油也不是處理燙傷的好辦法。

不但對燙傷起不了什麼幫助,還會影響醫生的判斷。

正確做法爲用流動的水沖洗。

清涼的自來水能給患處帶來撫慰,又不至於給患處帶來二度損傷。

需注意燙傷起泡後易留下疤痕,不可自行弄破,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創口治療

“小小一條創口貼,是如何讓人從小刀口變成需要截肢的?”

肛泰君友情提示: 不是所有的傷口都需要創口貼。

創口貼只適用於傷口整齊、乾淨、出血不多又不需要縫合的小傷口。

其使用要依據傷口而定。

用得不對,可能會起反效果。

常識誤區——你被大腦“騙過”嗎?

當遭遇動物咬傷、帶鐵鏽的利器刺傷等狀況,創口貼便不再適用。

傷口過深的狀況下,封住傷口會造成滲出物引流不暢。

膿腫與傷口感染也將會隨之而來。

在創口貼的使用上,也不應是貼上就完了。

使用創口貼之前,需先對傷處進行消毒處理,且創口貼每天至少需要更換一次。

被水浸溼也應立即更換,防止傷處過於溼潤,成爲細菌的溫牀。

在手指等位置使用創口貼時,切勿綁太緊。

以免造成由血液不循環引發的組織壞死,小傷變大傷。

感冒or流感

“哥,天冷了別忘了加件衣服。”

“這不已經感冒了,正喫藥呢,你也注意點兒別被傳染了。”

季節交替,流感肆虐。

似乎每年不感次冒出去聊天兒都少個話題。

但你知道嗎?感冒可能由兩種病毒引發:一種是普通感冒病毒,一種是流感病毒。

常識誤區——你被大腦“騙過”嗎?

它們在症狀上的分別是。

流感病毒附贈發燒、寒顫、噁心一條龍服務,讓人從裏到外透着虛弱。

不光虛弱病患,還大範圍地傳染他人,力求實現獨病不如衆病的目標。

普通感冒病毒對人體造成的最大影響——不想上班!

普通感冒還沒啥傳染性,很容易讓人誤會自己怕是在厭世。

對了,感冒不太好治。

藥物只能緩解病人難受的症狀,但真正對抗病毒,靠得還是大家體內的免疫細胞。

黑燈看手機

現在大家是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

一天二十四小時,至少有十幾個小時和手機膩歪在一起。

各個APP也十分貼心的設計了護眼模式、夜間模式。

很多人選擇在一片黑暗中,被窩裏一躺,刷着手機直到睏意上湧......

常識誤區——你被大腦“騙過”嗎?

夜裏看手機,用了這些模式就當真可以萬無一失、心安理得的看了?

醫學研究表明:在黑暗中玩手機時瞳孔會增大,視力容易受損。
長期影響下,眼睛受到手機強光的單一照射,有可能導致黃斑區病變。

而且晚上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導致視覺疲勞和乾眼症,容易引發視力問題。

晚上玩手機應在牀頭開一盞燈,把控使用手機時間,減小對眼睛的傷害。

痔瘡不是大問題

很多人覺得痔瘡不是什麼大問題,不用管它。

畢竟“十人九痔”這個詞是經過時間檢驗的,誰還沒得過個痔瘡了?

於是在痔瘡剛有症狀的時候不放在心上,一拖再拖。

等到內痔開始脫出了,外痔開始疼了,纔想到自己是不是該用藥治一下了。

這個時候再用藥治,可能已經晚了!

痔病的治療,宜早不宜遲。

常識誤區——你被大腦“騙過”嗎?

在痔瘡發病初期,通過及時用藥,能夠有效的將痔病扼殺於搖籃之中。

一旦痔瘡發展至較爲嚴重的二三期,則需要長期的治療和調整,才能緩解痔病症狀。

嚴重時還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而且很多嚴重的肛腸疾病,往往會被病患誤以爲是痔瘡,由此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肛腸無小事,在疾病症狀來勢洶洶的情況下,應及早就醫,避免由“常識”所產生的誤導。

敲黑板:

燙傷應用流動的水沖洗;使用創口貼前應的創口進行消毒;

心情不好可能是因爲你感冒了;晚上玩手機時別忘了開一盞燈;

得了痔瘡應儘早治療。

今日互動:你還知道什麼生活常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