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新預約醫生一個月。由於聽說在國外看病會破產,在發現痔瘡之後,這位痔友並未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診。

網傳國外啥都好,醫院看病全社保

“國外醫院多清靜啊,裏面都沒什麼人,到醫院直接就能治。”

“就是,而且不用花錢,醫保基本全能報銷。”

“再看看咱們,看個病再找個專家,那隊排的,人擠人。”

跟國內醫院的“人潮洶湧隊如龍”相比,喫瓜網友覺得國外簡直是頂級就醫條件。

在國外看病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那這麼多的人帶着常用藥品出國圖的是什麼?

還不是因爲國外真實的看病流程其實是——

這!樣!的!

培養自愈體質的國外醫院

國內培養出了我們大事小情上醫院的習慣,求的是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但當這個習慣走出國門後,施行難度極高。

在國外,所謂的到醫院就能看病,取決於你預約是不是這天。

想用醫保看病是吧?可以,先排着吧。

一週一個月能輪到的,算運氣好。

排隊預約,按月起步。

拒絕一切預約外的就診。

慢慢等着吧,總能輪到的。

醫院的環境和設備雖然是也頂級的,但想和醫生見面,難過相親。

· 感冒患者等到和醫生約好的那天,她已經痊癒了;

· 扁桃體發炎預約個醫生,被通知排隊要到下下個月;

· 良性腫瘤預約手術經過漫長的等待……變成了杳無音信......

有些沒辦法等待的病,就會逼得很多人受不了這個就醫效率,打着“飛的”回國看病。

在國外看病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當然,很多小毛病只是想問下醫生圖個安心。

病情不嚴重,咬牙等上一兩個月,也能堅持到預約時間。

只是那時候,可能都已經痊癒了…...

國外醫院就診的日常

“在國外看病,小病還是自己解決比較好。”

在X國生活的網友小黃喃喃說道。

他隨即舉了自己和朋友的例子——

某一次經歷了漫長的預約時間後終於獲得了和醫生見面的機會!

但是——

和醫生15分鐘~1小時的溝通後,得到的有可能是如下診斷:

小黃:“我心臟不舒服。”

醫生:“你先自我調節吧,實在不行就叫救護車。”

??欺負“外國人”不知道救護車自費還賊貴嗎

小黃朋友:“醫生,我感冒之後淋巴腫成這樣了,您幫我看看怎麼才能挽救一下?”

醫生:“回家熱敷。”

小黃:“尾骨摔折了,很疼。”

醫生:“多喝點兒加鈣的牛奶。”

這種能立刻得到結果的病患已經算是幸運了。

更多的患者收到的則是:“你這個目前我看不了,需要你去XXX拍個片子。”

然後,看一個頭疼可能就會變成這樣——

第一次就診排隊一個月;

等待拍片三個月;

拿片子一個月;

重新預約醫生一個月……

最後的結果可能是這樣的——

醫生:“你沒病。”

患者:“可是我頭一直疼。”

醫生:“這個片子說你沒問題,你喫兩片止疼藥吧。”

一次國外痔瘡治療經歷

肛泰君得知了一位痔友在國外就診的經歷。

由於聽說在國外看病會破產,在發現痔瘡之後,這位痔友並未第一時間前往醫院就診。

忽視預約的後果是......

兩天之後,菊花疼痛難忍,醫生安排不上。

由於菊痛問題不容耽擱,這位痔友選擇了去看能夠更快安排治療的醫院分院。

“我先填了資料。”

“然後醫療助理把我領進了診室,給我測量了一下生命體徵。”

“診室真的高級,設備什麼都很齊全,看上去就很靠譜,被痔瘡疼的懸起來的心可算落下了。”

“然後我在這間屋子裏等了大概半個小時吧,總算見到醫生了。”

醫生:“你平時私生活怎麼樣?”

痔友:“......”

醫生:“你這個病多長時間了?”

醫生:“什麼時候發現的?”

“在這段詢長達半小時地問病史時間後,我終於接受了觸診。”

“總算要完事兒了,天真的我這麼認爲着。”

醫生:“我看不了你這個病。”

醫生:“我不確定是痔瘡還是直腸脫垂,你去急診找外科醫生看看吧。”

在國外看病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於是我兜兜轉轉,強忍疼痛,到了急診室。”

“從我最早進入醫院時候填資料到測生命體徵的所有流程又重新來了一遍。”

“大概又過了一個小時吧,我見到了第二個醫生。”

“問話之後又是令人尷尬且疼的觸診。”

急診外科醫生:“你痔瘡有點兒嚴重,我需要找上級看一下。”

“又等了半小時......”

新來的大叔醫生:“我們沒辦法處理你的痔瘡,需要請外科醫生過來會診。”

在國外看病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好氣哦,但還是要保持微笑)

“後來我蜷縮在牀上,靠着止痛藥痛苦的蜷縮了3個小時,終於等來了外科醫生。”

“又過了半個小時,重複了一遍上面的問診和肛門直腸指診過程。”

“我以爲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但是她告訴我,我的痔瘡很嚴重,她需要回去彙報給上級。”

“最後約到第二天再談處理辦法,我帶着仍舊疼痛的痔瘡,怎麼來的怎麼回家。”

“第二天再拖着殘痛的菊花重新去醫院。”

“這都沒什麼!”

“關鍵是最後醫生給我開的處方是多喝水!”

……

這真的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治痔體驗。

從這位朋友的治療經歷,肛泰君不得不多提醒一句——

望各位待出國遊玩/留學的痔友們提前配備好常用藥品,能自己治的小病,還是不要麻煩醫生了。

痔友們也該多爲菊花想想,爲了避免遭遇相同的尷尬,無論是國外生活,還是出國旅行,都有必要備上一些肛泰貼

不疼不髒不尷尬,及時治癒及時好!

痔瘡來襲時,及早打壓,別讓它影響到你的生活。

今日互動:你有過什麼哭笑不得的就醫經驗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