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苏州有“三宫九观廿四坊”之说,三宫?这个自带“贵族”惹眼气质的词儿,成功地引起看见君的注意:苏州有“皇宫”?还是三座……

那么,这“三宫”说的哪三座?与皇家又有着怎么样的渊源?跟着看见君一起来揭秘!

01 万 寿 宫

丨规模恢弘,仿照皇城规模

苏州城中,位于民治路东段北侧,有一条小巷名皇宫后。据记载,此处因万寿宫而得名,“万寿”在封建时代,是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万寿宫,便是三宫之一。

万寿宫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江苏巡抚吴存礼创建。规模恢弘,仿照皇城规格,宫的四面开凿河道围绕,名玉带河。河上架设玉带桥,过桥才能进入宫殿。

丨从事特定的“国事”典礼

万寿宫俗称“皇宫”,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行宫。万寿宫的主要功能有四项:其一,庆贺皇帝生日;其二,皇帝驾崩服丧;其三,奉迎皇帝诏书;其四,组织官员和学子学习朝拜皇帝的礼仪。万寿宫平时大门紧闭,只有从事上述时间段内才开宫行事。

奉迎诏书,是万寿宫最隆重的庆典活动。每逢朝廷大臣携诏书前来,地方官员就提前来到万寿宫,排列在宫门两侧跪拜迎候。钦差大臣来到宫门前,改坐官轿,在地方官员前呼后拥下,进入大殿宣读诏书。

丨日渐颓废,今变身老年大学

咸丰年间,万寿宫毁于清军与太平军交战的战火。同治九年,江苏巡抚丁日昌重建。辛亥革命后,万寿宫旧有一套全部废除,被称为“旧皇宫”。后来,万寿宫因年久失修,日渐颓废。

1952年,进行修整,大体上保持原有的规模,成为文化场所。21世纪又一次修葺,现为苏州市老年大学校址。

02 敇 建 报 恩 禅 寺

丨祭祀怡贤亲王十三阿哥的祠堂

位于山塘街728号,有一处鲜为人知、祭祀清代亲王的祠堂。建成以来,名称多变,乾隆时改名“敇建报恩禅寺”,老山塘口中的“王宫”。

清末时的山塘“王宫”/收藏阁(杜祯彬提供)

据徐文高《山塘钩沉录》记载:敇建报恩禅寺祭祀的怡贤亲王,是一位来历不凡的皇亲国戚,名“允祥”。允祥?这个名字是不是很熟悉?看过《步步惊心》或《雍正王朝》的人或许都会恍然大悟:他不就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雍正帝感情最好的兄弟的“十三阿哥”嘛。

十三阿哥/剧照

丨乾隆曾六次来山塘街祭拜

允祥对雍正的治绩助力非常大,被雍正封为“铁帽子王”。去世后,雍正亲自祭奠,并特准奉天、直隶、江南、浙江为其修造祠堂,于是苏州士绅百姓在山塘街的普济桥畔建“报恩寺”。

后来苏州的士绅百姓又上书请求朝廷改“报恩寺”为“怡贤亲王祠”。乾隆七次下江南,曾六次到上塘街祭拜,并改名“敕建报恩禅寺”。

丨堂皇恢宏,彰显皇家建筑气派

旧时贤王祠有“王宫”之称,单就名字而言,便可见当年的堂皇恢宏。

鼎盛时期的报恩禅寺,规模恢宏。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50至80米不等,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黄色的院墙,彰显皇家寺庙建筑的应有特色。

门前设置木栅栏,石望柱间隔其间。栅栏后的一对青石狮子,高大威猛,大门为四柱三门三檐砖细牌楼,塑高规格的龙吻脊,东西两侧为八字形照墙。

可惜,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后多次重建,但原貌严重受损,现在的敇建报恩禅寺,残存空关,仅剩大门门楼和接待殿三间。气度恢宏,是山塘街上一处独特而又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03 苏 州 织 造 署

丨乾隆六下江南,五次住在这儿

清朝苏州织造署坐落在带城桥下塘,现在是苏州第十中学校园。据记载,织造署的旧衙门还完整地保留着,被定为江苏省重点保护文物,当年中间的大门常年紧闭,只有皇上到才能打开。

康熙和乾隆两帝南巡来苏时,织造署内曾开辟行宫供清帝驻跸,驻跸次数多达十余次,真真是了不得的皇上的行宫,因此,织造署在民间也被称为皇宫。

丨辟建西花园行宫,蔚为壮观

织造署内西花园辟建供清帝驻跸的行宫,是在康熙南巡苏州时。乾隆十五年绘有的《苏州织造府行宫图》上可以清晰看出,整座行宫坐北朝南临河,河上架构一座红板桥,各类建筑纵向排列广达十一路。

《苏州织造府行宫图》/网络

宫内因地制宜,设置花厅、照厅、寝宫、佛堂、戏房戏台,以及印书房、内侍房、随侍房、内监房、御膳房、御茶房、更房等。令人惊奇的是,行宫内的戏房戏台更是多达5处。

如今,位于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的织造署旧址内还保存着清顺治《织造经制记》,以及顺治、乾隆、同治年修建碑记共五方。此外,仪门旁边还有一眼保存至今的龙井,仍为当初原物,弥足珍贵。

这三座皇宫,建于清代的康乾盛世,与皇亲国戚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均俗称其为皇宫或王宫,这三座皇宫镌刻并诉说着康熙雍正乾隆的苏州情缘!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苏州姑苏晚报、苏州故事汇、文汇雅聚、姑苏行等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看见苏州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