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喜欢喝茶,碧螺春更是苏州的特产。旧时苏州人的悠闲生活,茶馆是离不开的。即便是到了现代,我们在平江路、山塘街上还会经常听到茶馆里传来的评弹声。不要小瞧了一处小小的茶馆,旧时的苏州茶馆,里面是说不尽的社会百态。

现在的苏州茶馆/细草穿沙

吴文化的载体之一

苏州的茶馆,不仅仅是苏州人日常消遣的地方,更是吴文化的载体之一。苏州的书场、戏院,其实都是从茶馆里走出来的。

以往,苏州的评弹名家都以茶馆为演出地点,茶馆里的环境氛围都要比在电台里好得多。苏州评弹一个书目能上演几十回,每天说一回,要几个月才能听完,很多来听书的茶客就连位子都是固定不变的。

茶馆里的苏州评弹/视觉中国

不过到了上世纪90年代,苏州的茶馆一度很萧条。虽然现在苏州的茶馆还有很多,但是在茶馆中继续将评弹、昆曲请进来的却很少。

各类社会消息的聚集地

地方乡绅自治的延续

苏州的茶馆,解放前最为兴旺,可以说是全国出名。而来品茶的人,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实的目的是聊天询问。上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内幕,都能在茶馆里打听到,从茶馆听来的消息是报纸上没有的。汪曾祺曾经说过:“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我的学问都来自泡茶馆。”在茶馆中,你可以接触到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了解到各行各业的新闻。

除了听曲,更多的是打听事/网络

茶馆中还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叫“讲茶”,就是把民事纠纷拿到茶馆店评理,双方摆开阵势,各自陈述理由,让茶客们评论,最后由地方上较有威望的人来裁判。这就像是个法庭辩论场,是几百年来地方乡绅自治的延续。

苏州的茶楼/网络

苏州小吃样样俱全

想要品尝到正宗的苏州小吃,茶馆绝对是不二选择。

当老苏州们讲起苏州的茶馆,这里的苏式小吃可谓是样样俱全。咸点心有鲜肉粽、蟹壳黄、肉夹饼、小馄饨,生煎馒头;甜点有扁豆糕、绿豆糕、薄荷糕、蜜饯、赤豆糖粥;熏味有熏田鸡、熏脑子、熏蛋、熏着甲;主食有大肉面、蹄膀面、牛肉锅贴、牛肉包子……

蟹壳黄/网络

周作人曾对苏州茶馆里的小吃印象深刻,赞扬:“东南谈茶食,自昔称嘉湖。今日最讲究,乃复在姑苏。”

各种小贩兜生意的聚集地

小小的苏州茶馆,其实是个大世界。在这里,各种小贩都来兜生意,卖香烟、瓜子、花生、大饼、油条、麻团等等。各种小吃摊也会来茶馆门口歇一歇,有卖油炸臭豆腐干的,卖鸡鸭血粉汤,卖糖粥的,卖小馄钝的……

间或还有卖唱的,一个姑娘搀着一个戴墨镜的瞎子,走到茶馆的中央,瞎子坐着,姑娘站着,姑娘尖着嗓子唱,瞎子拉着二胡伴奏。

茶馆/视觉中国

许多电影和电视片里至今还有这样的镜头,总是表现那姑娘生得如何美丽,那小曲儿唱得如何动听等等之类。其实,那时候现实里很多卖唱姑娘长得都不美,面黄肌瘦,发育不全,歌声也不悦耳,只是唤起人们的恻隐之心,给几个铜板而已。

茶馆上的戏台/网络

苏州人一天开始的地方

对于那时候的苏州人来说,早上进了茶馆才意味着一天的开始,这就像是一种仪式一样。

早上昏昏悠悠地起来,进了茶馆一杯浓茶下肚,才算是真正醒了过来。对于早上的这第一杯茶,叫洗胃茶,洗净隔夜的沉积,让人有一种饥饿感,然后开始吃早点。

碧螺春茶/网络

除了要去上班的人,还有很多人吃完早点继续在这里喝下去,直到把胃里的早点都消化掉了,才算是结束了。所以苏州人都把茶馆叫做孵茶馆,就像是老母鸡孵蛋一样坐在那里不动身。

茶馆老照片/网络

小小的茶馆

人也分三六九等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茶馆,来这里的人却也是分三六九等。

比如以前的吴苑茶馆,是江浙地区最大的书场,场内有几百个座位。书坛四面装有刻花纹的低栏杆,两侧各有三级小扶梯供艺人上下。正中靠背椅是有身价坐的,四面的方桌和长凳招待普通听众。

吴苑茶馆座位区域各有所属,所以吴苑的每个茶室都是极其讲究的。四面厅红木茶座,是当地名流、士绅及艺术家喝茶的地方;爱竹居是省议员及地主喝茶的地方;话雨楼是教师、作家喝茶的地方。一个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艺圃里的茶馆/mindy

旧时的苏州,大大小小的茶馆遍布大街小巷。苏州人在这里,以一壶茶漫话世道,闲谈沧桑......这样的旧茶馆,如今也难以寻觅。而保留下来的旧茶馆,也是旧貌新颜,只是一个名字罢了。

2013年 时隔半个世纪的椿沁园茶馆重新营业/苏州日报

*文字参考资料来自扬子晚报、楠书房、陆文夫 门前的茶馆、一大口美食榜、色意文化传播等,图片资料来自苏州日报、视觉中国、mindy、细草穿沙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看见苏州综合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