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喜歡喝茶,碧螺春更是蘇州的特產。舊時蘇州人的悠閒生活,茶館是離不開的。即便是到了現代,我們在平江路、山塘街上還會經常聽到茶館裏傳來的評彈聲。不要小瞧了一處小小的茶館,舊時的蘇州茶館,裏面是說不盡的社會百態。

現在的蘇州茶館/細草穿沙

吳文化的載體之一

蘇州的茶館,不僅僅是蘇州人日常消遣的地方,更是吳文化的載體之一。蘇州的書場、戲院,其實都是從茶館裏走出來的。

以往,蘇州的評彈名家都以茶館爲演出地點,茶館裏的環境氛圍都要比在電臺裏好得多。蘇州評彈一個書目能上演幾十回,每天說一回,要幾個月才能聽完,很多來聽書的茶客就連位子都是固定不變的。

茶館裏的蘇州評彈/視覺中國

不過到了上世紀90年代,蘇州的茶館一度很蕭條。雖然現在蘇州的茶館還有很多,但是在茶館中繼續將評彈、崑曲請進來的卻很少。

各類社會消息的聚集地

地方鄉紳自治的延續

蘇州的茶館,解放前最爲興旺,可以說是全國出名。而來品茶的人,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實的目的是聊天詢問。上到國家大事,小到家庭內幕,都能在茶館裏打聽到,從茶館聽來的消息是報紙上沒有的。汪曾祺曾經說過:“泡茶館可以接觸社會,我的學問都來自泡茶館。”在茶館中,你可以接觸到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瞭解到各行各業的新聞。

除了聽曲,更多的是打聽事/網絡

茶館中還有一種獨特的現象叫“講茶”,就是把民事糾紛拿到茶館店評理,雙方擺開陣勢,各自陳述理由,讓茶客們評論,最後由地方上較有威望的人來裁判。這就像是個法庭辯論場,是幾百年來地方鄉紳自治的延續。

蘇州的茶樓/網絡

蘇州小喫樣樣俱全

想要品嚐到正宗的蘇州小喫,茶館絕對是不二選擇。

當老蘇州們講起蘇州的茶館,這裏的蘇式小喫可謂是樣樣俱全。鹹點心有鮮肉糉、蟹殼黃、肉夾餅、小餛飩,生煎饅頭;甜點有扁豆糕、綠豆糕、薄荷糕、蜜餞、赤豆糖粥;燻味有燻田雞、燻腦子、燻蛋、燻着甲;主食有大肉面、蹄膀面、牛肉鍋貼、牛肉包子……

蟹殼黃/網絡

周作人曾對蘇州茶館裏的小喫印象深刻,讚揚:“東南談茶食,自昔稱嘉湖。今日最講究,乃覆在姑蘇。”

各種小販兜生意的聚集地

小小的蘇州茶館,其實是個大世界。在這裏,各種小販都來兜生意,賣香菸、瓜子、花生、大餅、油條、麻團等等。各種小喫攤也會來茶館門口歇一歇,有賣油炸臭豆腐乾的,賣雞鴨血粉湯,賣糖粥的,賣小餛鈍的……

間或還有賣唱的,一個姑娘攙着一個戴墨鏡的瞎子,走到茶館的中央,瞎子坐着,姑娘站着,姑娘尖着嗓子唱,瞎子拉着二胡伴奏。

茶館/視覺中國

許多電影和電視片裏至今還有這樣的鏡頭,總是表現那姑娘生得如何美麗,那小曲兒唱得如何動聽等等之類。其實,那時候現實裏很多賣唱姑娘長得都不美,面黃肌瘦,發育不全,歌聲也不悅耳,只是喚起人們的惻隱之心,給幾個銅板而已。

茶館上的戲臺/網絡

蘇州人一天開始的地方

對於那時候的蘇州人來說,早上進了茶館才意味着一天的開始,這就像是一種儀式一樣。

早上昏昏悠悠地起來,進了茶館一杯濃茶下肚,纔算是真正醒了過來。對於早上的這第一杯茶,叫洗胃茶,洗淨隔夜的沉積,讓人有一種飢餓感,然後開始喫早點。

碧螺春茶/網絡

除了要去上班的人,還有很多人喫完早點繼續在這裏喝下去,直到把胃裏的早點都消化掉了,纔算是結束了。所以蘇州人都把茶館叫做孵茶館,就像是老母雞孵蛋一樣坐在那裏不動身。

茶館老照片/網絡

小小的茶館

人也分三六九等

即便是一個小小的茶館,來這裏的人卻也是分三六九等。

比如以前的吳苑茶館,是江浙地區最大的書場,場內有幾百個座位。書壇四面裝有刻花紋的低欄杆,兩側各有三級小扶梯供藝人上下。正中靠背椅是有身價坐的,四面的方桌和長凳招待普通聽衆。

吳苑茶館座位區域各有所屬,所以吳苑的每個茶室都是極其講究的。四面廳紅木茶座,是當地名流、士紳及藝術家喝茶的地方;愛竹居是省議員及地主喝茶的地方;話雨樓是教師、作家喝茶的地方。一個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

藝圃裏的茶館/mindy

舊時的蘇州,大大小小的茶館遍佈大街小巷。蘇州人在這裏,以一壺茶漫話世道,閒談滄桑......這樣的舊茶館,如今也難以尋覓。而保留下來的舊茶館,也是舊貌新顏,只是一個名字罷了。

2013年 時隔半個世紀的椿沁園茶館重新營業/蘇州日報

*文字參考資料來自揚子晚報、楠書房、陸文夫 門前的茶館、一大口美食榜、色意文化傳播等,圖片資料來自蘇州日報、視覺中國、mindy、細草穿沙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