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在苏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

国家邮电部特意发行了

一张面值4分钱的邮资明信片,

这是中国邮政史上第一次

为纪念一座城的建立发行的明信片,

而上面选用的图片,

既不是虎丘塔,也不是拙政园,

而是盘门。

一直以来,苏州人眼中的“冷水盘门”,

为何会成为苏州城市的logo呢?

1986年印有盘门的邮资明信片/网络

中国的园林之父陈从周先生曾说:

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

如今的盘门三景:吴门桥、瑞光塔、盘门

也是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

这怎么能是“冷水”呢,不该叫“热门”嘛!

那么,盘门的“盘”到底是什么意思?

“冷水盘门”又是出自何处?

多次遭劫难,又为何能保存至今?

既然为盘门,

我们今天就“盘”它!

现在的盘门/网络

是“蟠门”,亦是“盘门”

盘门是造筑阖闾大城时开辟的一个城门。

当时,为了战胜周边国家,

吴国在城门的取名上煞费苦心,

盘门的命名便是如此。

由于吴国在东偏南方位(辰位为龙),

越国在南偏东方位(巳位是蛇),

因此,吴国特意在盘门上挂了木刻的蟠龙,

南大门上挂出木刻的长蛇,

面向盘门,以示越国臣服于吴国。

于是,人们把悬挂蟠龙的城门称为“蟠门”,

把悬挂长蛇的城门叫做蛇门。

而唐朝成书的《吴地记》

记载了另一种观点:

说蟠龙是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帝孙权。

《吴越春秋》中有提到小城南门上

挂出龙角模样的木刻,

而孙权做过皇帝,是所谓的真龙天子,

完全有资格称“蟠龙”。

30年代盘门城根/苏州艺术志

苏州是孙权家族最早的政治中心,

盘门内的瑞光寺,

又是孙权为迎接西域僧人性康而建造的。

后来孙权为报母恩,

还在寺里建造了一座13层高的宝塔,

这就是瑞光塔的前身。

孙权哥哥孙策还葬在盘门外青旸地。

这样,盘门很可能成为孙权经常进出

甚至独家进出的城门,

被叫做“蟠门”亦在情理中。

瑞光塔/百度百科

至于后来为什么叫盘门,

《吴地记》上记载有:

“又云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

有人分析,

可能是其他朝代的皇帝

害怕苏州再出真龙天子,跟他们争夺天下,

所以不让这里叫蟠门。

或者苏州人怕引来灾难,就改叫盘门了。

“冷水盘门”到底有啥典故?

苏州人提到盘门时,

往往会说一词——“冷水盘门”。

这句话起源于何时已难以考证,

出典则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盘门水城门下河水很深,加上被水城门遮挡照不到阳光导致水温很低,所以叫冷水盘门。

❖说法二:盘门一带人气冷清,农田连片,少有人迹,让人觉得像冷水一样,故而得名:冷水盘门。

很多专家学者更倾向第二种说法,

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

在很多老苏州人的记忆里,

盘门一带仍旧是

一个活脱脱的“城乡结合部”。

盘门大街和盘门横街,

都是又窄又颠簸不平的石子路,

路上行人稀少,两侧野草丛生。

据说,还有大王蛇直接爬进

旁边的电子管厂的车间里……

雾中陆瓮城 ,1989年,苏州人文纪实摄影师于祥摄

“冷”的背后实为繁华与险要

盘门的“冷”总是呈现给我们

沧古而敬,敬而远之的感觉。

但其实,历史上的盘门,

其“冷”的背后实为繁华与险要。

和其他城门一样,作为出入城的要道,

盘门也曾几度兴旺。

唐代诗句“二八城门开道路”就是见证!

此外,盘门内当时有瑞光寺、开元寺等

很能聚人气的寺庙,

也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华。

但就在南宋初年,

金兵打到了苏州,进城后烧杀抢劫,

城内建筑几乎焚烧殆尽,

盘门也跟着冷了下去。

古代,盘门乃兵家必争之地。

盘门城墙巍峨高耸,

水陆两门并列,都有内外两重。

陆门的内、外两重之间设有“瓮城”,

可藏兵数百,以备突然出击之用。

水、陆两门之间有暗道相通,

机关尽藏,用盘车提升或关闭,

以控制往来行人与船只,便于设防守城。

如此精巧细密的设计,

在古代军事防御上堪称杰作。

土炮&弹丸

因“冷”而幸存的唯一水陆城门

如今的盘门,已不是春秋时期的原物,

而是元朝末年重建的。

到现在盘门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后来,张士诚在苏州称王,

给盘门又加建了瓮城。

600多年间,盘门多次遭劫难,

按理来说,城门是很容易被破坏掉,

但盘门却一直保留到今天,

抛开它高超的建筑艺术不谈,

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冷”!

盘门水城门(1990年)/苏州艺术志

近现代的城门或改造、或拆除,

多是为变更的交通方式让道。

而盘门独据一隅,不妨碍交通,

不影响市容,又冷落、偏僻,

从而幸存下来,

成为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陆城门。

现在的盘门/网络

2500年,八大城门开开闭闭,

只有盘门总是开着的,

就算它被冷落成“冷水盘门”,

仅凭这一点,盘门都是幸运的。

如今,“冷水盘门”焕然一新,

而对于苏州人来讲,

它永远是庄严、肃穆的。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苏州图书馆、姑苏好时光、城市商报、苏白学堂、苏州艺术志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看见苏州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