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常熟亨通港務有限公司與營口港融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在常熟簽署《智慧港口創新合作戰略框架協議》(以下簡稱“框架協議”)。這也是港融公司繼營口港、盤錦港、順德新港、如皋港、新民洲港、漳州港、嘉興內河集裝箱碼頭等後又一個智慧港口項目。

  據悉,此次《框架協議》簽署後,雙方將在以下三個領域推進深度合作:

  一是充分發掘和利用雙方優勢資源,在“互聯網+港口、互聯網+物流、互聯網+貿易、互聯網+增值服務、互聯網+大數據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以港融公司爲運營主體,共同打造亨通港務統一線上服務窗口。

  二是雙方將以港口業務受理、車輛預約服務、港前貿易、物流金融、手機APP等業務爲基礎,建設亨通港務個性化“網上港口”平臺,並針對口岸用戶共同進行產品推廣。港融公司負責互聯網端產品研發、運營及產品迭代升級,輔助亨通港務推動產品的落地和業務的延伸。亨通港務負責優化和升級內部ERP系統生產管理工藝流程,開放相關ERP系統接口及內、外部業務組織協調。

  三是雙方共同探討和共享基於“互聯網+港口”衍生的創新盈利模式及成果,拉動常熟亨通港貨源增長。

  

  從南至北,爲何越來越多的港口選擇與港融公司攜手建設智慧港口?雙方此次合作後,究竟能爲常熟港解決什麼痛點?

  據港口圈瞭解,首先,通過港融平臺能實現與港口erp生產管理系統的對接,實現貨主、代理、船公司等用戶羣體線上辦理業務,極大的縮短了作業前手續辦理時間。用戶利用平臺的電子簽章、資金支付體系等功能完全不用到碼頭的營業大廳排隊辦理業務,既能節省人力成本,又能節省時間成本。同時,港融資金平臺體系能很好地解決用戶與港口之間的結算業務,優化從支付預收款到作業結束後單據結算、發票打印、在線退款等環節。原來線下業務的週期很長,後續通過平臺線上辦理這些業務,可節約用戶一倍時間。這些都極大地降低了用戶的資金成本。通過平臺辦理業務,還可以降低了客戶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資金成本。

  其次,通過平臺的對接,港融公司建立了常熟港與營口港以及“港港網”平臺上其他港口之間的聯繫,港融公司可以爲客戶提供多種渠道的資金來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常熟亨通港可以提供場地以及貨物的監管,收取一定的監管費。滿足了用戶的資金需求,勢必會爲港口的貨物中轉以及吞吐量帶來實質性的增長。無論從營口運輸到常熟的貨,還是常熟運輸到南方其他口岸的貨種,港融公司利用平臺的大數據功能,可以爲客戶提供貨源分析及大數據服務。

  最後,常熟亨通港務擁有幾大板塊,包括新能源、物流、金融貿易也想通過港融平臺爲自己拓展業務。利用已經合作的港口資源,作爲亨通港務的拓展點。例如能源燈,岸電,智能集卡車等產品可以搭載平臺,通過這個渠道來進行多方位的合作。同時港融平臺也需要搭載更多先進的理念和產品,作爲港口與港口之間的重要載體,通過信息化,逐步向智能化、綠色港口轉變。

  亨通港務簡介

  

  亨通港務成立於2010年,總投資2.62億元,佔地107500㎡,是以海纜、海光纜、PTA、鋼材、木材等件雜貨爲經營主體,具有裝卸、倉儲、國際貨運代理、道路運輸等全方位服務體系、多功能的國際化港口。

  亨通港務碼頭2012年6月投入使用,2013年2月開始正式對外籍船舶開放,碼頭前沿水深-11m,滿足20000噸級件雜貨船靠泊。碼頭由2個泊位構成,碼頭平臺長357米,寬25米,平臺面高程+6m。後方陸域堆場有室內倉庫2個,共計20000㎡。其中外貿倉庫W1面積12000㎡,內貿倉庫W2面積8000㎡。亨通港務,配備現代化裝卸倉儲設備,碼頭以海底電纜、海底光纜、鋼材、木材等件雜貨爲主要裝卸貨種,可以滿足倉儲貨物的快速裝卸和水平運輸要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