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剧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別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剧的经典剧目《牡丹亭》是由明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他的四部传奇剧作“临川四梦”(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也可列为中国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著作相比,辉耀在世界文学之林,让后人赞赏不已。

上海昆剧团《牡丹亭》剧照

从戏曲文学及舞台演出剧本的角度而言,“临川四梦”的地位更是突出,其艺术造诣之高,对人生处境探索之深,对角色内心刻画之细,可说在中国昆剧传统中无与伦比。

临川四梦是《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官场现形记或政治问题戏。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汤显祖的“四梦”是一种原本的真实,包含了深邃的思想内涵,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明鲜明的价值取向。

也有一位他的同代人王思任,用“《紫钗记》,侠也;《牡丹亭》,情也;《南柯记》,佛也;《邯郸记》,仙也。”概括了“四梦”的“立言神旨”。

上海昆剧团《牡丹亭》剧照

汤显祖自幼心性灵慧,才华卓越,但因时运不济、兼得罪权贵而四次科举考试失利,使汤显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与权贵以势压人、恶意报复的丑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不久,身处官场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上疏贬官事件后,汤显祖下定决心告别官场,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

重情重义的汤显祖始终将“情”与“志”紧密相联,并指出“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开始尝试以言情主题为核心开展戏曲创作。而汤显祖与好友之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的友情互动带给了他特别的感情体会,最终促使汤显祖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

万历二十八年(1598年),汤显祖辞官,回到家乡江西临川县的乡村闲居。这一年他49岁。他在生活中耳闻目储了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这些经历激起了他的创作感情。回乡不久,他就开始了《牡丹亭还魂记》的写作。 《牡丹亭还魂记》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

上海昆剧团《牡丹亭》剧照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

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

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

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

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

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

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

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牡丹亭梦影双描画,

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有谁胜似她……

数百年来,没有停止过有人将这段美丽的传奇编成故事,写成曲文,流转传播。

杜陵寒食草青青,羯鼓声高众乐停。更恨香魂不相遇,春肠遥断牡丹亭。千愁万恨过花时,人去人来酒一卮。唱尽新词欢不见,数声啼鸟上花枝。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