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有效化解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風險,上述文件指出,發行人與債券持有人雙方可在平等協商、自願的基礎上通過債券置換、展期等方式進行債務重組,並同時做好對相關債券違約處置的信息披露。“隨着經濟發展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當事人債券違約有所增加,其中也出現了發行人虛假陳述、惡意逃廢債,甚至欺詐發行、中介機構不盡責等違法違規行爲,對債券市場的規範健康發展帶來隱患。

公司信用債問題解決方案在12月27日出爐。當日,央行、國家發改委和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有關事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

該文件指出,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穩妥推進債券違約處置相關工作,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維護債券市場融資功能。推進債券市場統一執法,依法依規對惡意逃廢債企業的市場融資進行一定程度限制。

近期,公司債違約風險問題引起監管層重點關注。在12月24日召開的“審理債券糾紛相關案件座談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點名”公司信用債。易會滿表示,近年來債市快速發展,目前市場規模已經超過95萬億元,其中公司信用債2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

圖/網絡

“隨着經濟發展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當事人債券違約有所增加,其中也出現了發行人虛假陳述、惡意逃廢債,甚至欺詐發行、中介機構不盡責等違法違規行爲,對債券市場的規範健康發展帶來隱患。”易會滿表示。

如何有效化解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風險,上述文件指出,發行人與債券持有人雙方可在平等協商、自願的基礎上通過債券置換、展期等方式進行債務重組,並同時做好對相關債券違約處置的信息披露。

要充分發揮受託管理人和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在債券違約處置中的核心作用。受託管理人可根據債券發行文件及債券持有人的有效授權,代表債券持有人申請處置抵質押物、申請財產保全、提起訴訟或仲裁、參與破產程序等。

同時鼓勵建立分層次的債券持有人會議議案表決機制,提高債券持有人會議決策效率。強化發行人契約精神,嚴格履行各項合同義務。發行人要主動提高債務管理水平與流動性管理水平,積極通過資產處置、清收賬款、落實增信、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方式籌措償付資金,及時償付債券本金及利息。

通知並指出,支持專業的擔保和債券信用增進機構爲發行人提供信用支持,及時落實增信措施,履行代償、流動性支持等擔保或增信責任。擴大債券市場中長期資金來源,培育市場中長期機構投資者,推動形成風險偏好多元化的合格投資者羣體。

還要充分發揮衍生品的信用風險管理功能,

鼓勵市場機構參與信用衍生品交易,推動信用衍生品流動性提升,促進信用風險合理定價。受評經濟主體債券違約後,信用評級機構要及時評估本機構所評其他債項的信用等級,並對受評經濟主體的可持續經營能力、融資及償債能力等情況進行持續跟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