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爆笑鬼谷 |廣招賢士的燕昭王

燕昭王接手瀕臨倒閉的燕國,當上了燕國的CEO之後,特別想爲燕國復仇,於是他準備了豐厚的禮金,準備招賢納士,想重整舊山河。

他拜訪郭隗(wěi),跟他說:“齊國趁着我們內亂,搞突然襲擊,攻破了咱們的核心區燕都。雖然咱們燕國國小力弱,不足以報復齊國。但是,我這個光感司令還是想找幾個有才能的賢者,跟我一起幹一票大的,跟我一起治理國家,然後洗刷先王留下的恥辱。一句話,打齊國,才能讓我滿足。那麼問題來了,想報國仇,我該怎麼辦?”

郭隗回答說:“五帝是把賢者當成老師一樣恭敬對待,三王是把賢者當朋友一樣親密相處。春秋五霸能任用賢者當國之重臣,亡國之君則是把賢者當奴僕一樣使喚。如果不拘泥於禮節虛心侍奉賢者,時刻接受他們的教誨,那麼你身邊聚集的是超過自己十倍的賢者;如果別人怎麼做你也怎麼做,那麼聚集到你身邊的就是跟你差不多的人;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只知道拿着權杖指使別人,那麼能聚集到你身邊的肯定都是些雜役之類的;如果你動不動就拳打腳踢、呵斥怒罵,那麼聚集到你身邊的肯定都是些犯罪分子、奴婢僕從。這是自古以來求賢招士的慣例。大王你要廣泛地選擇國內的賢能之人,並且拜在他們的門下,天下的賢士聽說你虛心拜訪賢臣了,他們纔會來燕國投奔你,爲你效勞。”

燕昭王問:“那我該去拜訪誰,才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呢?

郭隗說:“我聽說古代有個國君,想用千金購買千里馬,三年都沒買到。他的一個小吏說:“我去爲您購買吧!’國君就派他去了。過了三個月,他找到一匹千里馬,可是馬已經死了,他就用五百金買了馬的頭。回去報告給國君。國君大怒道:‘我想要的是活馬,你怎麼能花五百金買個死馬頭來呢?’那人回答說:‘死馬都能花五百金買來,何況是活馬呢?普天下的人都認定大王會出高價買馬,千里馬立刻就會來了。’於是在不滿一年的時間裏,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馬。如果大王真的想招賢納士,那就先從我開始吧。如果連我郭隗這樣的人都能得到大王的倚重,何況那些才能超過我的人呢?難道他們還會嫌燕國遙遠嗎?

燕昭王於是就建造了一座高端大氣上檔次超豪華的黃金臺,並拜他爲師,天下的名士聽說連郭隗都受到禮遇了,因此全都奔向燕國。這其中就有魏國來的大軍事家樂毅、齊國來的陰陽家鄒衍,趙國來的著名將領劇辛。形成了天下賢者雲集燕國的良好國際局勢。

黃金臺也從此成爲愛才、惜才的象徵。唐代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中就寫道: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除了禮賢下士,燕昭王還特別講究撫卹生民,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因此備受人們擁戴。

二十八年後,燕國殷實富強,士卒生活安樂,願意爲國而戰。

於是燕昭王任命樂毅爲上將軍,與楚、秦、趙、魏、韓共同策劃討伐齊國。齊軍大敗,齊閔王從都城逃出,燕軍獨自繼續追擊,進入齊都臨淄,洗掠了齊國的財寶,燒掉了齊國的宮室、宗廟。齊國未被燕國攻破的城邑只剩下了莒和即墨兩個地方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