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11月3日,AMT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交利物浦大學和諧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產經上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客時代中國產業互聯網傳播智庫,共同發起成立了和諧管理與產業互聯網產-金-研-教-媒創新生態聯盟(以下簡稱“產-金-研-教-媒”),通過匯聚產業、金融、研究、教育和媒體資源,打造產業互聯網創新生態服務體系。產業互聯網研產投聯盟是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AMT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產業互聯網領域知名研究、實踐、投資專家等於2017年共同發起成立,致力於打造一個匯聚產業互聯網研究者、實踐家和投資家的開放式創新平臺,通過研究+實踐+資本的互動融合,發掘和扶持一批有質量有市值的產業互聯網企業。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該時代獨有的機會,產業互聯網這一“風口”,於當下或許就是最好的時機。


有機遇就會有挑戰,伴隨更多機遇而來的是多方面的挑戰。不少傳統企業意識到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不能單打獨鬥,需要一套完整的產業互聯網戰略和管理理論來進行指導,才能更快更好地實施產業互聯網落地。

01

打造開放創新平臺

引領產業互聯網前沿理論研究


如今中國的產業互聯網還處在發展階段。其中,相關理論研究體系還不是很成熟,儘管不少專家和企業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但現階段尚未得不到業內的統一認可。


“AMT研究院會組成跨領域的研究課題小組,將我們一線合夥人的實戰經驗,結合我們的典型案例,去進行實踐成果的提煉。”


AMT研究院院長、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葛新紅女士在接受《創客時代》的專訪時說道。


據葛新紅院長介紹,研究理論形成的方法,除了研究課題小組,AMT還採用了一種“開放式創新”的方式。 “比如鏈接了一批國內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知名的研究學者、實踐家、投資家,也就是我們的產業互聯網研產投聯盟,充分通過將外部專家的知識經驗進行有效整合。” 內部組織課題研究小組,外部成立產業互聯網研產投聯盟,通過內部+外部開放式的創新,對產業互聯網的前沿趨勢,結合實踐中的創新成果的提煉,這就形成了AMT的產業互聯網指導理論。


關於產業互聯網研產投聯盟

產業互聯網研產投聯盟是由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AMT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產業互聯網領域知名研究、實踐、投資專家等於2017年共同發起成立,致力於打造一個匯聚產業互聯網研究者、實踐家和投資家的開放式創新平臺,通過研究+實踐+資本的互動融合,發掘和扶持一批有質量有市值的產業互聯網企業。隨着產業互聯網研產投聯盟不斷發展壯大,2019年我們已有百位研產投專家加入,在2019年陸續開展了“走近越秀產業基金”、“2019產業互聯網領袖峯會暨產業互聯網投資路演會”、“產業互聯網創新領袖計劃”等一系列活動,併發布了《2019產業互聯網白皮書》。


關注“產業互聯網研產投聯盟”公衆號,瞭解更多聯盟資訊並加入我們。


02

建立創新服務生態體系

全面賦能產業互聯網


目前大量傳統產業都在積極探索互聯網轉型升級,但是據《2019產業互聯網白皮書》研究顯示,在目前的產業平臺中,真正做到產業互聯網化的大概只有10%,剩下的90%運營不佳:其中30%處於僅提供資訊和信息撮合服務,50%的電商交易平臺對客戶來說價值不是很大,還有10%基本屬於假平臺或殭屍狀態。提高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活力是當前最重要的問題。AMT正在打造從“頂層設計—IT平臺建設—綜合運營”的產業互聯網全生命週期服務,同時,全面整合產業互聯網生態資源,打造產業互聯網雲服務平臺。


2019年11月3日,AMT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交利物浦大學和諧管理研究中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產經上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客時代中國產業互聯網傳播智庫,共同發起成立了和諧管理與產業互聯網產-金-研-教-媒創新生態聯盟(以下簡稱“產-金-研-教-媒”),通過匯聚產業、金融、研究、教育和媒體資源,打造產業互聯網創新生態服務體系。葛新紅及其團隊認爲,產業互聯網在金融領域僅有股權投資是不夠的,更多的是產業和金融的有效結合、更好的賦能實體產業,一定需要供應鏈金融、需要銀行的資金端和產業平臺間的對接,所以聯盟進一步將投資的“投”升級爲“金”。 “那麼,在媒體傳播方面,我們也注意到像***強國論壇、創客時代等很多主流媒體也都在關注實體產業轉型升級。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媒體,能夠發出更多推進實體產業轉型升級的聲音,做更多的最佳實踐的這種傳播。” 產業互聯網諮詢平臺、金融服務機構、教育教學的研究、人才培養加上更多媒體的對外發聲,覆蓋整個產業鏈的服務,全面大力推進中國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這就是產-金-研-教-媒的創立初衷”。


03

共建產金融合學院

培養產業互聯網創新人才


產-金-研-教-媒中,值得一提的還有“教”。 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大廠”能夠成爲這一領域的頭部企業,與自身優越的技術、人才資源息息相關。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必然對人才的能力結構有新的要求,在人才培養上,AMT也正積極發揮着自己的優勢作用。


“產業互聯網真正成功與否,有沒有一個合適的領袖人才是至關重要,並起決定性作用的。”


葛新紅院長表示, 打鐵還需自身硬,據瞭解,AMT目前就在重點打造產業互聯網的創新領袖人才培養計劃,“理論+實踐”的系統提升,從企業家到產業家的轉型過程中,以和諧管理理論重塑心智模式,同時以AMT的實踐中總結出的路徑方法論系統化的對產業互聯網實踐企業學員進行指導,這種培訓+遊學到實踐落地的模式,絕非紙上談兵。


“我們發現互聯網產業數字化轉型,其實整個行業都面臨着一個結構性的人才缺失,尤其是既懂產業又懂互聯網,還懂供應鏈金融這樣綜合性的人才缺失。”


葛新紅認爲,傳統大學是向內的,傳統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具有專業的單一性,而產業互聯網需要的是綜合性,複合型的人才。 要培養產業互聯網新型人才,也需要教育體系的轉型升級。 爲了更好解決產業互聯網轉型中人才結構的缺失問題,AMT與西交利物浦大學聯合共建了“產金融合學院”,今年已經開始正式招生。 據介紹,該“產金融合學院”將院校和企業結合,通過激烈的思維碰撞,打造一個全面立體的互動空間,不同與以往的“填鴨式”教育,產金融合學院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點提升人才的創業創新能力。


互聯網賦能“產業”,一個產業互聯網平臺想要在競爭中取得勝利,核心就是構建和提升對產業賦能的能力。產業大學的建設和發展是產業互聯網時代實體產業轉型的必然要求。“AMT在企業管理、提升產業轉型方面有20年的深厚積累,並對整個人才培養體系有深刻理解。一方面,通過搭建產業互聯網平臺連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行信息打通形成產業大數據,從而指導供需匹配;通過對傳統產業鏈進行整合優化,建立新模式下的產業價值網絡連接。另一方面,以共享經濟模式匯聚產業服務資源,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技術、金融、人才”等賦能,帶動產業鏈整體轉型升級。因此,“產業大學”一般由產業核心企業或者產業互聯網平臺型企業搭建,一方面,着眼於從企業家到“產業家”的領導力培養,另一方面,爲產業鏈上下游培養符合產業升級發展需求的產業人才。”


培養企業領袖人才,全方位賦能產業互聯網轉型升級,互聯網下半場之爭,唯有匠心才能制勝。

產業互聯網的人才空白,誰來填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