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动物尤其是犬类动物都易烦躁和冲动,加之人们穿戴较薄,一旦被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所伤,易感染狂犬病,因此夏季成为狂犬病发病的高峰期。日前就有市民表示,自己遭遇了汪星人的袭击,但最近看到有关“狂犬病疫苗造假”的新闻在社交网络疯转,所以在犹豫是否要去医院接种疫苗。对此,有专家表示这位市民陷入了认识误区。

1: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几乎100﹪。从我国现有的狂犬病病例来看,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为一年以内,一般为一至三个月。一旦发病病毒已经侵入神经,再接种已经没有意义。所以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主任药师表示,这位市民不能因噎废食,狂犬疫苗需要及时去打,接种疫苗是预防的主要方法。

2:不建议同时接种不同厂家的疫苗

如果市民还是怀疑疫苗质量问题该怎么办呢?黎小妍表示,这种情况下,市民还是可以去医疗机构接种疫苗,由于咬伤时间很久,伤口也早已愈合,此时需要做一个暴露前预防接种,接种3针就足够了。首针接种后的14天内,如果健康人中和抗体已经大于0.5IU/ml,则没有必要再使用被动免疫制剂。黎小妍还强调,由于狂犬病毒基因序列高度保守,所以不建议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狂苗进行混用接种。这可能会导致人体产生副反应,而且也不利于副反应的追溯。

3:仅被抓伤也不可掉以轻心

夏季千万不要与宠物过分亲近,特别是宠物吃食时,不要去逗它。假如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应该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和进行全程免疫。咬伤后2小时内及时严格处理伤口,对降低发病率有重要意义。市疾控中心还提醒,一些人被动物抓咬后,身上只留有牙印或爪痕,认为没有伤口因此不必处理,但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肤损伤,狂犬病病毒也是有可能从这些细小伤口侵入的。

人群普遍易感狂犬病。人被犬咬伤后的发生率为15%~30%,被病狼咬伤后为50%~60%。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