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市的拼多多陷入“山寨”漩涡。仅在电视机这个分类栏目下,就有康佳视界、小米e家、创维e家、创维云、海信云视等多个品牌,几乎能找到所有电视机大牌的翻版。

在拼多多平台“碰瓷”大品牌的商家,大多不止提交申请了一个商标。例如,“创维e家”背后的公司提交申请了“乐视佳”、“海信维”等11个商标,类似的“康佳视界”的生产厂家提交申请了10个商标,“小米e家”的生产厂家提交申请了6个商标。但其中大部分未通过审核。

从2015年9月上线到上市,拼多多仅用时两年11个月,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快上市纪录。拼多多一上市就遭到质疑:“就算拼多多上市了,能管住假货吗?”

央视直批:“拼”再多,不售假是底线。拼多多看到了淘宝、京东以外,还有一个几亿人的廉价品消费市场,于是想杀出一条血路。然而,商业模式的成功不意味着可以丢弃商业原则,将薄利多销做到极致不等于允许假货泛滥。不售假,是放在任何商业社会都成立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在高铁、高楼、奢侈品的光环背后,一个卖假货的APP其实还原了一个隐蔽的真实的中国!公然售假的拼多多,能够游离于各种监管之外,假货平台却能上市,用穷人的穷苦为它背书,是何其荒诞,拼多多卖的是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假冒伪劣产品。

据了解:拼多多的模式就是假货低价吸流量模式,用流量去拉风投,然后和资本联手运作上市,在资本市场割韭菜圈钱,完了这一单就没有价值了,换马甲继续下一单,长远来来,它对中国整个制造业都是有危害的,给了假冒伪劣产品很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拼多多平台是玩套路,砍价。网上有商家表示,拼多多是靠罚款盈利比如,24小时未发货,就会罚款。据了解现在有些商家被罚款几十万,上百万没有结算,已经再起诉拼多多了。

拼多多270亿美元背后真相:穷人多,得穷人者得天下!拼多多却用公关文想通过绑架消费者,穷人来为自己站台。拿淘宝上的假货和电商初期的不规范,来替自己的公司申辩。现在电商平台是完全可以控制住假货的。

30元一罐的进口奶粉,还说是真的。卖假电器,假化妆品,甚至网上有女用户说,连洗发水,女性卫生用品都是假的。这样的企业只会令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让整个行业走下坡路,最终导致消费者失去信任,劣币就是这样驱逐良币了。

拼多多有三大短板:一是需求端的假货问题,也是被公众广泛质疑的地方。就在拼多多上市后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28日,其就被创维数字大股东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打假”,并被要求即日起停止所有假冒创维电视产品的展示及销售活动。在创维电视发表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之后,7月29日,寻找中国创客发现,那些碰瓷创维电视的“创维e家”、“创维云”确实搜不到了,然而,它们没有就此消失,而是换成别的品牌继续销售。

今天童话大王郑渊洁发布微博称,多位读者向其举报拼多多,原因是拼多多平台上的专营店销售盗版皮皮鲁图书,这种行为属于刑事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二是供给端与供应商的紧张关系问题。在今年6月,拼多多就因为对违规供应商严厉处罚,遭遇一些供应商上门维权。三是物流、服务体系都跟不上销售节奏。拼多多要解决既便宜而又杜绝假货的矛盾上,还必须要升级商业模式,完成从低价(假货)策略向高性价比的优化升级,并加强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实现持续良性发展。

从饿了么,滴滴出行,美团到小黄车、摩拜,再到最近争议巨大的拼多多,资本市场无限疯狂,多快好,我们的企业就像这个社会一样,不顾一切,快速扩张,如此发展,怎么能长久,怎么可能不出事?只顾表面的浮夸、虚胖,而不顾内在的充实,企业永远应该产品优先,品质优先,而不是规模优先。

在一个电影里看到一句台词“这个年代,全是假的”。估计也是对社会的讽刺吧。看看我们的刘强东怎么说:便宜无好货,消费者还是要明智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