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11月23日訊  2018年11月7日,中國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文,宣佈自2018年11月7日起至2021年11月6日止,對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取得的債券利息收入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上述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範圍不包括境外機構在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取得的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繫的債券利息。

據中債登和上清所的託管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10月,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合計託管債券餘額16847億元,其中持有國債的數量已經達到10793億元,相較於2014年6月份1630億元的規模已經增長近6倍。

分券種來看,2018年,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國債佔國債總增量的近60%,成爲2018年中國國債市場的第一大增持機構,但是,在信用債和政金債方面,境外機構在中國市場的增持力度明顯不足,規模僅有百億左右,而且今年10月份,在連續19個月增持中國國債之後,境外機構首次出現減持。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的情況下,外資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熱情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如今,中國財政部、稅務總局兩部委聯合出臺這一細則,意味着利率債以外的債券收益率優勢更加明顯。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此前中國在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領域缺乏徵稅納稅的實施細則,稅收政策的不確定性阻礙了境外機構的進入步伐,增加了境外機構的合規風險,新舉措將有利於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

境外機構在中國取得的債券投資收益主要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爲持有收益,即利息收入;另一部分爲處置收益,即買賣差價。

按照此前的規定,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均免徵增值稅和所得稅;投資其他債券,獲得買賣價差不徵稅,獲得利息需徵10%的企業所得稅和6%的增值稅,但在具體劃分上仍有不明確之處。

新政策實施後,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境內債券的稅收優惠範圍擴大,稅負大幅降低。再隨着其他商業銀行債券、信用債等債券免稅制度的明確,預計境外機構在中國政金債、信用債方面的配置會有所增加,而外資資金的流入,對中國穩定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儲備都會起到正面作用。

(來源:證券時報/中新經緯)

(鄭重聲明: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對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權限,任何形式轉載請標註出處,違者必究。圖片來自網絡)

Tags: 中國稅務局財政部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暫免“兩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