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可能直面生與死,除了投入的一腔熱血更需要理性思考與風險控制意識。

01

戶外運動要不要買保險

戶外有風險嗎?答案是肯定的。有風險爲何還要去戶外?因爲風險可以控制。那麼問題來了,總有不可控制的風險吧?怎麼來解決呢?

先彆着急,來聽個故事。

去年,一羣小夥伴去雲蒙山露營,本着服務羣衆外加自身拉練一番的目的,小犀牛背了20多瓶啤酒飲料礦泉水,儘管累的有點直不起腰,但是一想到營地腐敗時小夥伴們崇拜的眼光,咬咬牙再堅持下。

行走到營地附近,一失足以致千古恨,瞬間失去平衡,只聽左腳腳踝咔嚓一聲,腦子裏還不及想到不好,整個人便已摔倒在一邊,後邊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一些擦傷自然不必多說,關鍵是那咔嚓一聲,聽來便覺得不妙。一邊急忙着褪去鞋襪,看着腫起來的腳踝,欲哭無淚。

當即打開隨身攜帶的急救包,使用雲南白藥噴霧劑後用繃帶纏緊,勉強走了半小時抵達紮營地便開始躺下休息,由於沒有信號,對於第二天的出山還有不小顧慮。

在隊友的幫助下,第二天沿着景區路一瘸一拐走了3小時下撤到停車場,由於並無痛感,當時便想着次日再看看消腫情況。次日便去了醫院,掛了個專家號。在醫生的建議下,照了X光,又做了CT,還是帶三維立體重建的CT,確認骨頭沒毛病,便回去靜養了。

截止到目前,都是自費的,至於爲何是自費,則讓人有些鬱悶,平常進行高風險戶外活動都會購買保險的自己,因爲是去雲蒙山這種小山露營而抱有僥倖心理,恰恰正是這一次僥倖,中槍了。

在這個階段,花費了一千多。

各種放射費。

小犀牛一個朋友是骨科博士,幫忙看了片子雖然骨頭沒什麼問題,但是諸如骨髓水腫、積液過多什麼的毛病卻客觀存在,想着以後的戶外生涯不能斷送,尋了個保守治療的方案,這一階段的治療,只是抓藥泡腳的藥費,又是一兩千沒了。

轉眼過了一個月,眼看着走路還是生硬,心急了,中藥泡腳這麼保守的辦法眼看着療效不顯,又去忙着找理療康復,這一階段的花費是最爲高昂的。單單治療一隻腳,大幾千塊是沒有了。

而針對徒步的戶外保險,一天得多少錢?來看看安逸暢享華夏計劃一,單日保費低至2元錢,倘若買的是年險,單日保費不到4毛錢。

包含10萬元的意外傷害(身故/殘疾),1萬元的意外醫療(類似小犀牛上述的傷情,保險正好包圓了),1萬元的緊急醫療與轉運。從此,即便是家門口溜達溜達的戶外徒步,我也必定買保險。

02

怎麼去買保險

買保險,要流程化。

流程化,首先要大腦裏有個流程。

第一步:確定行程目的地

明確活動性質,區分即將進行的戶外活動的風險性,屬於高風險還是低風險。

首先要確定是境內活動還是境外活動,尤其是在一些邊疆地區進行戶外活動,需要明確這一點,保險限定的很死板。

比如場地內滑雪與場地外野雪乃至高山滑雪,同樣是滑雪運動,風險係數截然不同。此外個體對於風險認知與把控的程度均有不同,但應奉行一個普遍標準,即大衆認知裏風險程度更高的,應該購買保障額度更高的保險產品。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

迴歸產品本身,比如剛纔提到的單日保費2元的安逸暢享華夏計劃一,承保滑雪運動,但是加了限定條件:場地內,顯然滑野雪乃至高山滑雪的玩家便無法承保。

而單日保費達到25元的安逸戶外運動保障計劃一,承保滑雪運動,卻沒有了場地內的限定條件,這就是典型的一份價錢一分貨。

再比如說這款單日保費25元的安逸戶外運動保障計劃一,承保高海拔登山等山地運動,但是限定條件爲海拔6500米以下。

那麼市面上是否有承保海拔6500米以上山地運動的保險產品呢?顯然是有的,比如陽光華夏探險(境內)計劃一,取消了海拔高度的限制,單日保費達到了75元。

陽光華夏探險(境內),保額最高可達100萬。

以上提及的都是境內的保險,假使我們希望去境外攀登一座高海拔山峯,甚至是計劃攀登境外的8000米級山峯,如從南坡登頂珠穆朗瑪峯,保險費用是多少呢?以陽光環球探險(境外)計劃一爲例,單日保費達到了155元。

陽光環球探險(境外),保額最高可達100萬。

看到這裏,讀者朋友們心中已然有數了,或許有便宜的保險,但是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條件。

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出行需求選擇保險,沒有最好的保險,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保險。

第三步:再次確認保險責任,保障內容與限制條件(免責條款)

“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這一過程中已經涉及到甄別保險責任,保障內容與限制條件,在購買保險前後,要再次確認是否符合自己預計的行程計劃。

尤其是保險責任與保障內容,屬於投保人的核心權益,說白了就是以文字形式規範了哪些情況下出現問題保險公司會賠付給投保人,以及具體賠付額的上限是多少。

此外就是免責條款,要注意甄別一些保險產品規定的限制條件,通常是指哪些情況下得不到賠付。比如徒步穿越地方政府明令禁止的地區,在“安逸暢享華夏計劃”中便列爲免責條款,而在“安逸戶外運動保障”中則被刪去。

第四步:根據行程考慮補充保險

有朋友會覺得疑惑,買了一份保險,爲何還說補充保險呢?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活動性質決定是否需要補充保險,假如是帶隊活動,領隊責任險必不可少,即便是AA約伴的自主活動,也得考慮個人責任。

此外,就是出行活動的風險性,選擇是否購買較高額度的救援保險。由於戶外運動的特殊性,大多地處偏僻人跡罕至,一旦發生意外需要緊急轉運,山地救援人力轉運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倘若需要動用商業直升機進行救援,那更是天價了,因此一份合適的救援保險也是相當有必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