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就在於:別人在曬人魚線、A4腰、反手摸肚臍…而你中午飯剛喫完,就開始點下午茶了!知道體重爆表,喫貨小夥伴們纔開始紛紛悔不當初,爲了能夠儘快減重,咬咬牙開始了節食大業。但是,節食的危害你知道嗎?

看似體重下降,其實減少的是水分

剛開始節食的那段時間,

不少人的體重可能會下降,

但這減掉的並不是脂肪。

因爲節食時,我們攝入的熱量不足,

在血液中的糖原被用盡之後,

身體爲了維持各器官的正常運轉,

就會分解肝糖來供能,

而肝糖原分解後

會通過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

身體分解1克肝糖原需要4克的水分,

因此在節食初期體重下降,

其實減少的大部分是體內大量的水分。

水分流失,會導致食慾降低,

皮膚乾燥沒有彈性、口乾舌燥、

精神產生壓抑感,更爲嚴重的情況,

體溫失去控制,頭痛煩躁精神不集中,

甚至出現過度呼吸,

導致肢體末端麻木和麻刺感。

脂肪掉了,肌肉也掉了

當你節食一段時間後,

身體儲存的肝糖原基本被消耗完,

那麼身體會消耗脂肪和肌糖原來供能。

隨着時間的推移,

雖然你能減掉一定的脂肪,

但也造成了肌肉的流失,

這會導致基礎代謝降低,

更不利減重,也加劇了反彈的可能性。

肌肉流失的危害不容忽視,

它會引發力量減弱、動作緩慢笨重、

容易摔倒、骨強度下降、

甚至會帶來呼吸困難、臟器衰竭等後果。

營養不良,阻礙脂肪代謝

身體需要攝入充足的營養素

來維持正常代謝,

當然其中也包括脂肪的代謝。

如鈣元素,它在腸道中能夠與

食物中的脂肪相結合,

阻斷腸道對脂肪的吸收,

並讓脂肪隨糞便排出體外。

此外,B族維生素也是

參與脂肪代謝的重要物質。

看吧,減重真心不是節食

就能解決的,

更何況對於喫貨來說,

管住嘴本身就是一項“體力活”!

管不住嘴還想瘦,怎麼辦?

想要瘦瘦噠,但又不願放棄美食?怎麼辦?關鍵是擋糖!澱粉、蔗糖和麥芽糖在人體內需要被水解爲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

糖的誘惑對許多人來說,

是個“甜蜜的陷阱”,

甚至會讓人上癮。

人體攝入的糖,

一部分會被身體供能燃燒掉,

而多餘的就會變爲

糖元和脂肪存儲在人體中,

久而久之會引起肥胖。

高糖飲食,會引發高血壓、

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這裏,要特別留意加工食品和日常炒菜中的“隱形糖”,如蝦條、雪餅、芝麻糊等食品,含有大量澱粉或澱粉糊劑,導致血糖升高;餐飲業裏有句行內話叫“糖調百味”。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加25—30克,紅燒肉要加40—50克,九轉大腸甚至要加50—60克,最高的是無錫排骨,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肥胖主要由熱量攝入多、吸收多,脂肪合成多、囤積多導致,一口吃不成個胖子,一夜也餓不成個瘦子。科學減重減脂,平穩健康減重減脂,尤其重要。

因此,特別要注意少攝入、少吸收、少合成、少囤積的“4少”方法,要改變不良飲食習慣,輕度調高魚肉蛋奶等優質蛋白質攝入、蔬菜水果攝入,適當降低碳水類食物攝入,再堅持每日半小時的運動,如每週4次有氧運動30分鐘、3次肌肉抗阻運動30分鐘,還有,不要忘了每天8杯水,概括起來就是“4少+8杯水+半小時運動”。

要知道,減重是一項“長期事業”,

養成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長期堅持不懈,才能在

不損害健康的情況下平穩減重減脂,

才能保持苗條的身材和健康的體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