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其中美国近300万,欧洲、大洋洲以及非洲约85万人,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常被海内外华人当作文化传播的骄傲,在国内媒体当中,唐人街、中国城一直是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姿态,扮演着凝聚海外华人向心力的角色。然而海外的中国城现状并非如媒体宣传如此正面,现在很多海外的留学生,或者在中国城生活过的中国人,抱着一种复杂情绪的来看中国城,如今中国已经日新月异,海外华人也感受到中国的现代化,但是这些中国城如同弃儿,却走向衰落的命运。

如果问一个美国人,他心目中的唐人街,他们会建议你去看一部罗兰斯的电影《唐人街》,这部电影反映的是1937年的洛杉矶唐人街,警员杰克不满这里的黑暗,辞职当起了私家侦探,在唐人街他发现很多残酷的现实。唐人街在欧美大众眼中,有异域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是犯罪的代名词。这里几乎是美国的“国中国”,无论是布局上还是文化上,它都走向独立性与封闭性。

唐人街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唐人街呢?几乎没有形成共识,在内地人眼里是我们华侨聚居的地方,在北美人眼里,它们是被隔离出来,同时具备住宅和商业功能的华人社区。在欧洲人眼里,则是一种华人组织,具有宗教、区域和同乡关系的群体。在有些人眼里,唐人街或许只是华人商铺林立的地方,是一个华人文化的旅游胜地。

那么这些唐人街是如何形成的呢?以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长崎唐人街为例,它起源于德川幕府时期对铜出口的需求,和当时明朝一样,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把华人限定在特定区域,这个限制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才被解除。

长崎唐人街虽然历史最悠久,但是名气很小,华人主要聚居在神户和横滨的唐人街,横滨被称为是全日本规模最大的唐人街,到了近现代被开发成为日本的旅游街。

和长崎、横滨相似,纽约的唐人街是因为早期的政府政策以及种族歧视聚居在一起的。美国唐人街早期移民主要来自广东,80年代开始,主要是福州人。近现代纽约唐人街主要是为这些移民服务的,他们把这些移民带到纽约之后,在纽约作短暂停留,便会送到美国各地中餐馆中,或者一些体力劳动工作岗位上。

在美国,中餐馆比麦当劳、肯德基等所有快餐店合起来的数量都要多,这些餐馆需要大量的华裔移民。纽约百老汇大街是这些福州移民的聚居中心,这里分布着超过20家就业中介所。

同时这里还是全美上万个中餐馆物流交汇点,大规模的公交车,还有货车会在这里交汇。这些货车沿着10号公路,开往密西西比州,或者沿着海岸线穿越佛罗里达,一路上,会有餐馆老板前来接应。这些长途汽车除了要运送这些移民,还会运输唐人街各店铺的货物。

工人们的工资都是以现金结算,这些前往纽约的长途汽车会把工人送回纽约,他们回到唐人街,会把钱汇回家乡,或者存在唐人街。因为工作辛苦,而且长时间与社会隔离,福建的这些工人,一般流动性非常大,他们一般在纽约停留4到8周,就会去下一个地方。他们在美国各地工作,只要在洲际公路旁,都可以乘车回到纽约。纽约东百老汇大街附近提供大量的单人间,每晚只需要15到20美元。

虽然在纽约唐人街的这些移民停留的时间很短,但是这里提供了几乎一切所需的服务,中西医疗诊所,保险公司,银行,理发店,寺庙,妓院等,他们还可以从这里到大西洋城去狂赌一把。

在这里不需要拥有合法的身份,更不需要信用评级,他们可以依靠亲属关系,同乡会,以及一些宗教团体完全能够生活下来,同时这里还提供高利贷等金融服务。

纽约唐人街,当初因为种族歧视而聚居在一起,后来发展成为外来移民服务的地方,所以唐人街的兴旺发达与否,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满足当地华人的需求。

为什么欧洲的唐人街存在感很差

相比于纽约的唐人街,欧洲的唐人街更具有象征意义,在19世纪有大量的华人来到欧洲,但是一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在英国伦敦才发展出类似于北美的唐人街。

比如英国的“中国城”是英国ICE集团和天津市合资筹建的,整个中国城包括贸易中心、百货大楼、展览大厅、四星级宾馆等,还有一些中国式的街道,这些建筑的装饰材料均来自中国,部分墙体还采用了中国特色宫墙。

法国巴黎的中国城有两座,其中一座位于近郊的塞纳河与马纳河交汇处,是中国广东顺德与法籍华人合资建造的,总建筑面积达到4.7万多平方米。城中包括牌坊、城楼、船坊、花园等,还有长60米的美食街以及大型地下停车场等。

欧洲的这些华人街形成都比较晚,和北美种族隔离不同,欧洲唐人街是华人文化下的自然产物,不像在北美,华人在其他地方是不能购买房屋的,子女也不能接受公共教育,因此只能住在唐人街。而欧洲从二战之后,华人遭到种族歧视的情况非常少,他们能够拥有公平的机会与本地人进行商业竞争,还能够依赖政府对少数种族开放的政策。欧洲这些华人不需要自己组织同乡会来支撑自己,依靠政府的组织机构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欧洲的华人融入了当地社区,作为少数族裔,还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比如2001年葡萄牙爆发了手足口病,当时农业部官员发布说,污染源来自中餐馆,后来虽然公开道歉,但是经过当地媒体的大肆渲染,还是是给当地中餐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关于华人移民的谣言非常多,其原因还是华人移民的自我封闭性,他们更愿意到中国社区去找工作,只愿意受雇于中国人,对于外界来说,这些中国人处在传统、紧密的自我社会关系中,因此很容易给人一种神秘感。

相对于中国人,在欧洲的乌克兰人,他们更能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也更愿意参与当本地政治事务当中。在华人社会,很少能看到通婚的现象,而乌克兰人同本地人结婚非常普遍。这或许与乌克兰人和葡萄牙人属于同一种语系,文化认同更容易有关。

因此在葡萄牙建立“中国城”的时候,就遇到不同的声音,这些华人企业家希望能够建造唐人街,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但是本地华裔担心,这些唐人街的建成,会加剧华人更加自我封闭。最后由于争议过大,这个唐人街最终没有建成。

为什么唐人街如同弃儿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种族歧视的消减,美国很多华人逐渐搬离华人聚居区,1940年美国有28个唐人街,到了1955年,只有16个唐人街。后来随着新移民的加入,唐人街的数量又开始扩张,到今天大概有20多个华人街。

在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等美国大城市,唐人街都位于城市的中心繁华地带。波士顿的唐人街长宽各六七个街区,其位置都是远近闻名的寸土寸金之地。

但没去过美国的人可能很难理解,美国的中国城却通常都是与贫民区和脏乱差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近年来波士顿的中国城内新添了一座带有中国特色的小型庭园,不过中国城内的街上依旧车满为患,路边仍然人群熙攘,地面照样肮脏。

虽然美国人把这里叫做“Chinatown”,不过在华人看来,把这里称之为“广东城”可能更为贴切。广东福建一带向来就有移民海外、创业打拼的传统。除去举家外迁移民之外,中国城社区的华人在国内多是来自乡镇地区,到美国后也主要从事低端的务工行业,性质与老一辈的第一代移民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也决定了海外的这些中国城,很难有高层次的提高。

在很多唐人街,呈现这样的局面,老一辈移民经营着小本营生,只能养家糊口,看上去像是中国上个世纪的模样,而中国此时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到处都是高楼林立,新移民感受到的只有唐人街的没落。

在美国华侨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包括福州新移民每年达到45万人,2002~2003年度两岸三地留学生达10万人。新移民迅速增加,在243.8万美国华人公民中大陆和香港出生者约110万,即新移民占美国华人人口的45%。和老一辈移民不同,新一代移民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体面的工作,他们也不再居住在传统的唐人街,他们涌入白人为主的郊区。而那些“老去”的唐人街,如果失去比如纽约唐人街的服务功能,无疑将会走向衰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