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穷节乃现”,靖难之役后,建文朝许多大臣都慷慨赴死,共赴国难,如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铁铉等等,在这些人中最出名的要数方孝孺,留下“诛灭十族”的典故,当然,有慷慨赴死,也有卖主求荣的,笔者本文要说的就是茹瑺,此人曾是洪武朝红人,后率文臣投降了朱棣,然而此人最后也没有落个好下场。司法部门开始弹劾茹铨毒杀父亲茹瑺,要以毒杀父母的罪名惩处,后来了解到茹铨确实是秉承父命买毒,于是死罪免去,活罪难饶,将茹铨与他的哥哥、弟弟等亲属二十七人谪戍到广西河池劳改,在那儿一直呆了十四五年,到朱棣死后,明仁宗即位后才放还。

“时穷节乃现”,靖难之役后,建文朝许多大臣都慷慨赴死,共赴国难,如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铁铉等等,在这些人中最出名的要数方孝孺,留下“诛灭十族”的典故,当然,有慷慨赴死,也有卖主求荣的,笔者本文要说的就是茹瑺,此人曾是洪武朝红人,后率文臣投降了朱棣,然而此人最后也没有落个好下场。

茹瑺,字良玉,号恕庵,湖广衡山藻江人,他少年时就志向远大,聪明好学,过目不忘,六岁时,就能背诵千家诗,十岁时,已熟读《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因学习成绩突出,茹瑺十六岁时,被地方府、州、县作为优秀学生,推举进了国子监作为伴读,陪伴当朝太子,皇亲国戚,王孙亲王等读书。

茹瑺深受朱元璋重用,可以说是洪武朝第一红人,他与朱元璋相识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洪武七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朱元璋批阅完奏折后,躺在床上,半睡半醒间,看到一个相貌俊伟的青年书生跪在床前,朱元璋大惊,问道:“卿是何人?”书生抬头对曰:

“臣南岳神也,来辅佐陛下。”

第二天,朱元璋驾巡国子监听讲,见人群中一青年相貌酷似昨夜梦中的神仙,非常奇怪,遂命他见驾,询问他的籍贯,这个青年正是茹瑺。茹瑺拜俯在御驾前,回答道:“臣南岳衡山人也。”

朱元璋大喜过望,以为是天赐贵人,于是即授茹瑺承敕郎。因勤于职守,茹瑺深受朱元璋喜欢,不久,升迁为通政使,洪武三十三年,拜右副都御史,代理兵部尚书,不久任为正职;洪武三十五年,加封太子少保。

建文帝即位于后,茹瑺平级调动,由兵部尚书改任为吏部尚书,仍然深受建文帝重用。但是因为和太常卿黄子澄政见不合,不久,茹瑺因过去曾贪赃枉法,被刑部尚书暴昭揭发,因此,被贬到河南出任布政使。

建文帝后期,政府军节节败退,建文帝为缓和局势,罢免了齐泰和黄子澄,重新召回了茹瑺担任兵部尚书。建文四年,燕军攻到了江南的龙潭,建文帝派茹瑺、曹国公李景隆、都督同知王佐前到燕军军营议和,见到朱棣后,他们却

“俯伏愠恐,汗流浃背,不敢仰观”

,最终只得

“唯唯顿首还”。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燕军闯入金川门,茹瑺带领建文朝29个文臣,手举降表,欢迎新主朱棣的到来,后来茹瑺首先劝燕王朱棣早登皇位,由此深得朱棣欢心。

朱棣即位后,仍让茹瑺担任兵部尚书,另外,还加太子少保衔,并特封茹瑺为忠诚伯,食禄1000担,终身享用。朱棣不仅给茹瑺加官进爵,还选其子茹鉴为秦府长安郡主驸马,茹瑺一时风头无两。

永乐六年,茹瑺奉命给他的儿媳妇营造秦府长安郡主府第,回京复命的路上,茹瑺遇到了朱棣的亲生儿子赵王朱高燧,按照大明祖制,大臣遇到亲王必须跪拜,亲王走时一定要礼送,然而茹瑺却没有礼送赵王,因此,受到赵王的弹劾,被遣送还乡。

不久,茹瑺在家乡又被人告状逮到京城,朱棣知道后,下旨又将其放回了故乡。在回家的路上,茹瑺又再次犯错。他路过长沙时,没有拜见谷王,有违祖制,谷王恼怒,上书参奏。大臣陈瑛趁火打劫,弹劾茹瑺建府第时,违反规制,朱棣派锦衣卫逮捕茹瑺,将其打入大牢。

茹瑺悲愤异常,知道难免一死,于是就让次子茹铨买了毒药,在狱中服毒自尽而死。司法部门开始弹劾茹铨毒杀父亲茹瑺,要以毒杀父母的罪名惩处,后来了解到茹铨确实是秉承父命买毒,于是死罪免去,活罪难饶,将茹铨与他的哥哥、弟弟等亲属二十七人谪戍到广西河池劳改,在那儿一直呆了十四五年,到朱棣死后,明仁宗即位后才放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