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腸道疾病,二是溼氣過重。當發現舌苔變得厚膩,或者舌頭肥大,那麼就需要注意了,身體內可能有溼氣了,另外體內溼氣重還會有眼皮浮腫、眼袋明顯的表現。

當糞便充滿直腸,刺激腸壁感受器,發出衝動傳入腰骶部脊髓內的低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至 大腦皮層而產生便意。

正常大便的顏色爲黃、褐色,柔軟成形,大便次數因人而異,多數情況下爲一天一次。

如果在原有基礎上出現大便增多,質薄如水,考慮出現腹瀉,反之出現了排便次數減少,大便硬結爲便祕。

生活中,有些人不是便祕,也算不上腹瀉,經常大便不成形,一天去一兩次廁所,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情況,多數是兩個問題導致的。一是腸道疾病,二是溼氣過重。

腸道疾病

人的腸道中有兩類菌羣,一種是有害的菌羣,一種是有益的菌羣,他們都起着相互制衡的作用。

如果是腸道中的有害菌羣大於有益菌羣的時候,腸道就會形成刺激出現大便不成形和腹瀉的情況。

腸道不好直接影響排便,除了大便不成形之外,腸道病變,還可能出現以下異常:

1、排便量少

正常的排便量是半斤左右,其中含有80%左右的水分,20%左右是我們腸道細菌、細胞的屍體、新陳代謝的產物、脫落的腸道的粘膜等物質。

所以,如果腸道排便很少,就說明腸道的功能下降,同時也會導致毒素垃圾在腸道的堆積,久而久之,造成腸炎、腸潰瘍、甚至的腸癌的發生。

2、排便顏色變化

孩子的大便是金黃色的,成年人毒素的堆積呈現黃褐色,都屬於正常的。

但是除了食用一些食物以外,如果出現排便顏色的變化,像黑便一般都是上消化道出血導致的,而血便可能是腸粘膜出血、腸息肉出血、腸腫瘤出血是或是痔瘡導致的。

養護腸道健康,少喫紅肉,多補膳食纖維

紅肉指煮熟後色紅的肉類,如豬肉、狗肉、羊肉、牛肉、驢肉、馬肉等。

如果經常喫紅色肉類,這些人羣就很容易得消化類疾病,如胃腸炎、胃腸潰瘍、直結腸癌等。

紅肉不是不能喫,但一定要少喫,一天一兩是比較健康的攝入量。

平時要注意多補充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降低有害細菌酶的活性,降低苯酚和肽降解產物的水平,形成細胞抗氧化劑。起到保護腸道的作用。

膳食纖維分爲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主要存在與水果、藻類、魔芋等食物中。不可溶性膳食纖維主要食物來源是粗糧、豆類、蔬菜等。

溼氣過重

大便不成形的另一個常見原因就是溼氣過重。

如果你長期便溏,每次上完廁所後,總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掉,就說明你體內的溼氣過重了,需要好好調理了。

中醫有句古話叫:溼邪是百病之源。很多身體不適,都可能是溼氣過重的緣故。

那麼,溼氣重,一般還有哪些表現呢?

1、舌苔厚膩

當發現舌苔變得厚膩,或者舌頭肥大,那麼就需要注意了,身體內可能有溼氣了,另外體內溼氣重還會有眼皮浮腫、眼袋明顯的表現。

2、小腿痠痛

溼氣重的人會有小腿發酸的情況,這些人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有虛胖的症狀,而且嚴重的人會有下肢浮腫的情況。

3、精神差

溼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睏倦,記憶力減退。

去除溼氣,常拍二處

拍肘窩、拍膝窩

其實在人們的肘窩這個部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叫做曲池穴。

如果在平時的時候我們經常出現氣喘,胸悶,喉嚨中有痰等等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連續的拍打這個穴位。

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這個時候這個穴位可能會呈現出紅紫的現象,其實這種現象正是由於身體內溼氣排出的具體表現。

如果每週能夠堅持拍打幾次這個穴位,就能夠把我們身體內的溼氣和毒素逐漸的拍打出來。

膝蓋窩這個地方也有一個穴位,這個穴位叫做委中穴。

其實這個部位對於我們身體排毒去溼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能夠堅持拍打這個穴位,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那麼就能夠把我們身體內的溼氣及時的排出體外。

如果能夠一週堅持一次的話,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祛溼的效果,所以溼氣過重的話,不妨嘗試一下拍打這個穴位。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