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一首我們此刻的人間真實,迎來複工的日子

雖然2月放映都停擺了,但“新現場”的夥伴們其實也很難真正的休息。除了每日淹沒在疫情的消息和沉重的心情裏,還要努力做一些心理建設,開始着手下半年的片目計劃。

心理建設的方式很多,但藝術無疑是有力量的。前幾天我們還在“戲劇如同瘟疫,出路不是死亡,就是徹底的淨化”中,提到安託南·阿爾託對此的理論支撐。 今天大多數地方已經復工了,“新現場”的小夥伴們只想推薦些不同風格的案頭曲,希望疾病與災禍之下的受創的心靈都可以在此得到安置,得到善待。

"That Would Be Enough"

這首歌在《漢密爾頓》裏夾雜在論戰和爭鬥之間,這是Hamilton妻子Eliza袒露心跡的一個溫情段落,其實也是人物一生的信念。漢密爾頓出身底層,一心想幹出一番事業,也給妻小更好的生活,但是Eliza表示自己已經滿足"How lucky we are to be alive right now",反而擔心他的安危,只希望他每天能夠平安歸來"So long as you come home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at would be enough."

"Will I"

特別好哭又治癒的《吉屋出租》( Rent )裏,其實沒有什麼希望可言,人們流離失所,身染重病,世界已經壞無可壞,他們在悽惶之中發問:我會失去我的尊嚴嗎,會有人關心,我明天能否從這個噩夢中醒來?

Will I lose my dignity

Will someone care

Will I wake tomorrow

From this nightmare?

問題當然是無解的,沒有人會給他們任何保證。但是他們最終對"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Season of Love")倒是有了一樣的回答:"No day but today"——

There is no future

There is no past

I live this moment as my last

There’s only us

There’s only this

Forget regret

Or life is yours to miss

No other road

No other way

No day but today

無根的生活既然今日在此停留,就只有今天,別無他日。只有相互扶持,別無他法。

"Light"

在《近乎正常》的最後,這個本就經受創傷的家庭將再次面對Diana——一個母親/妻子的離去,看似妻離子散的結局,一首" Light "卻有新生的力量:

Day after day…

Wishing all our cares away…

Trying to fight the things we feel…

But some hurts never heal

Some ghosts are never gone

But we go on

We still go on

Day after day…

We’ll find the will to find our way

Knowing that the darkest sky

will someday see the sun

威爾第大大的《安魂曲》打開就是了,那一瞬間頭皮炸裂,永遠只有一句話:天地同哭,人神共憤。

Requiem: Dies Irae & Tuba mirum

在世界盡頭的冷酷仙境,一杯消沉,一杯覺醒,喝完杯酒擲地。

好了,就讓我們用這首此刻的人間真實,迎來複工的日子吧!待疫情平穩,我們會第一時間安排上新排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