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神夏》系列火爆全球,以“卷福”形象圈粉無數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迴歸英國國家劇院(是的,在此之前他已經有過十幾部舞臺作品,在英國國家劇院出演過 After the Dance ) ,攜手同樣演技精湛的約翰尼·李·米勒,共同出演了這部改編自瑪麗·雪萊同名哥特小說的《弗蘭肯斯坦》。讓本尼與米勒交替出演弗蘭肯斯坦和他創造的怪物的主意,來自導演丹尼·博伊爾。

原標題:本週限免|作爲一部現象級的NT Live,《弗蘭肯斯坦》教我們的事

2011年拍攝於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的《弗蘭肯斯坦》

導演是 執導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丹尼·博伊爾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攜手 約翰尼·李·米勒

超強卡司 交替出演,角色互換

演繹 科幻小說的鼻祖

從事科學研究的弗蘭肯斯坦在實驗室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用死屍拼接通電的方式創造了一位奇醜無比的怪物。怪物生性善良,卻在教育的缺失和社會的歧視下逐漸扭曲,變得邪惡,逐步反噬他的創造者……

2011年,《神夏》系列火爆全球,以“卷福”形象圈粉無數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迴歸英國國家劇院(是的,在此之前他已經有過十幾部舞臺作品,在英國國家劇院出演過 After the Dance ) ,攜手同樣演技精湛的約翰尼·李·米勒,共同出演了這部改編自瑪麗·雪萊同名哥特小說的《弗蘭肯斯坦》。眼下我們同時放映的,正是這 兩位演員互換角色,交替出演劇中的弗蘭肯斯坦/怪物的兩個版本

蒸汽朋克風跟哥特小說十分搭配,本劇舞美設計師Mark Tildesley同樣參與了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製作

與瑪麗·雪萊原作略有不同的是,舞臺版《弗蘭肯斯坦》從怪物的誕生講起。 他從子宮模樣的異物中呱呱墜地,生來就是一個赤裸而面目猙獰的成人模樣(註定了他缺乏呵護和憐憫的命運),然而他同樣擁有人性之初懵懵懂懂的天真,試着去使用四肢,試着去感知世界,試着去學習語言。

然而當怪物作爲一個人的欲求越來越強烈、索求顯然又不會都得到回應時,他的性情變得愈發乖戾而殘暴;弗蘭肯斯坦和未婚妻伊麗莎白的出現,帶來了遲來的“父母管教”,怪物意識到自己可能被自己的創造者扼殺,終於走向瘋狂。

“我們希望賦予這個創造物一個發聲權”。讓本尼與米勒交替出演弗蘭肯斯坦和他創造的怪物的主意,來自導演丹尼·博伊爾。從《淺墳》《猜火車》到《變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博伊爾可以嫺熟駕馭文藝片與商業片,同樣在《弗蘭肯斯坦》這樣的舞臺作品上也不乏洞見:“造物開始模仿他的創造者的方式對整個敘事起着關鍵的作用。他生來是善良的,卻學會了罪惡。他們是鏡子中互爲扭曲的對方,像一對兒影印件。”

本尼和米勒兩個人互換角色的體驗,加深了劇中造物者和創造物的共(相)生(愛)關(相)系(殺)。又因爲兩名優秀演員對怪物的處理方式有細微不同,有幸看到對放版本的觀衆會十分過癮,更會對弗蘭肯斯坦與怪物的複雜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這一設定同樣深刻挖掘了瑪麗·雪萊小說中的主題。瑪麗不無批判地審視着自大與狂妄的科學家,而對怪物的悲劇則帶有母性視角的同情,從她的哲學觀點來看,人具有善與惡的雙重性格,沒有良好的成長教育環境、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會摧毀一個人的人格,導致惡的產生。

怪物的形象甚至啓發了後世作者寫出《巴黎聖母院》中的鐘樓怪人、《笑面人》中的關伯蘭,乃至《歌劇魅影》中的幽靈。他們的存在帶來恐懼,但他們也是社會問題的犧牲品

早有學者指出,誕生於200年前的《弗蘭肯斯坦》決不單純是描繪恐怖的哥特小說, 它的偉大在於它對科學與倫理的預見性思考,還融入了對家長的瀆職、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善與惡的本性的迫切關注。在《弗蘭肯斯坦》誕生的19世紀初期,啓蒙時代激昂的泡沫褪去,而工業革命又方興未艾, 瑪麗·雪萊從一個女性/母體角度去反思非自然繁殖的可怕後果,同樣可以上升到從性別視角發出的對啓蒙、工業革命、及其男權背景的挑戰。這些豐富的闡釋空間,和復排創作者們的絕妙演繹,成爲NT Live版《弗蘭肯斯坦》至今魅力非凡、經久不衰的原因。

4月30日20:00-5月7日19:59

鎖定“新現場”@新浪微博 / 騰訊 / 優酷 / 保利票務APP

免費觀看《弗蘭肯斯坦》雙版本

第二貼還有“新現場”44部精彩劇目

一鍵直達

關於《弗蘭肯斯坦》的更多文章

點擊圖片直達

弗蘭肯斯坦|一個哥特式直男癌患者的悲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