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即切脈,俗稱“號脈”。中醫望聞問切,切脈診病,由來已久。司馬遷在《史記》中就記載了醫家診脈治病的內容,而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西漢)墓中出土的簡帛醫書中,已有“脈法”的內容。

脈診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國古代醫學家長期醫療實踐的經驗總結。《史記》中記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便是以精於望、聞、問、切的方法特別是以脈診著名的。要有效地治療疾病,首先必須有正確的診斷。

現代醫學利用科學技術的有關成就,診斷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多了。但在古代,醫生診病主要靠眼望、口問、耳聽、鼻聞、手摸等方法。這在古代世界許多國家幾乎都是這樣,而且各國都有自己豐富的經驗。我國古代醫學在診斷疾病方面採用的脈診,是一項獨特診法。脈診又叫切脈,是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之一,也是辨證論治的一種不可少的客觀依據。

脈求全象

王叔和在《脈經》序中曾雲:“心中了了,指下難明”。當然,這句話是他說別人的。這句話的出現,說明王叔和是一個很真誠的人。不過說別人也就是在說自己,這句話說得如此真實,非有真實體驗說不出這樣的話。

我曾經帶過一個學生,真下苦功來學脈診。看過很多脈書,結果把自己看糊塗了,最後跑來問我該怎麼辦。我就告訴他初學脈診,絕對不能學《脈經》。

爲什麼呢?因爲《脈經》這本書太好了。本書集晉以前脈學之大成,問題是這個大成是文字上的。我們看《脈經》裏邊有《黃帝內經》中的脈學內容,《難經》中的脈學內容,還有《扁鵲脈學》《青烏子脈學》,本身就是一本脈學彙編。

這個時代是脈診成形期,衆人各執一家之言。王乃文人出身,自己缺少師承,最後書看得多了,也看糊塗了,就有了“心中了了,指下難明”之嘆。從現在“馬王堆醫書”中,可以看到這些脈書的原型。也可以看到王叔和的《脈經》確是集脈書之大成。

學習脈診,既要顧及“時效性”,即在學習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內容;也要顧及“實用性”,即在學習中能夠不斷體會到自己臨牀能力的進步。如果我們一開始只知道盯着《脈經》,不能從一個整體的角度看待問題,就會看得暈頭轉向,最後也能說兩句在氣在血、在表在裏的套話。這可真就是“心中了了,指下難明瞭”。

在《黃帝內經》時代,脈學就已經有了不同的診脈體系,如有言“十二經脈”體系者,有言“三部九候”體系者,有言“五臟脈法”體系者,等等。事實上,脈學本就是個多面體,有不同的側面及理解方式。

每一種都是對的,但每一種也都是不完整的。這就像是盲人摸象,有人摸到耳朵,有人摸到鼻子,有人摸到身子,各執一言。晉代以前是脈學的形成期,每一個前輩都是看到了脈的一個側面。

例如有的人診十二經脈,有的人診臟腑氣血,有的人診形態部位。每個人都把自己所見、所得、所思記下來,於是就有了各家脈學。如果能將各家知識合爲一體,則爲全象,如果做不到就會造成混亂。

脈象是什麼?

十分鐘學會號脈

號脈方法詳解

切脈時有什麼講究?

正常的脈象是怎樣的呢?

學習診脈,必須先了解正常的脈象。正常脈稱爲“平脈”、“常脈”。每分鐘跳動70—80次左右,節律規則,脈型不粗不細,不浮不沉,不剛不弱。

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年齡、性別、體質等會有差異。

1)如春、夏、秋季的脈大多偏浮,而且搏動有力;冬季的脈多沉伏於裏。

2)年齡越小脈搏越快,青壯年脈多強而有力,老年人的脈較弱;

3)身材高大的人脈多長,矮小的人脈較短,瘦人脈多浮,胖人脈多沉;

4)飽食後及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飢餓時脈多軟弱。

如果發現相反脈象,如冬天脈浮、胖人脈浮、瘦人脈沉等,提示脈象異常。

中國元素

好了,今天的養生知識就分享到這裏!陽痿、早泄、腎虛的朋友,請認真閱讀下方藍色文章,裏面有講補腎的方法,有好些病友們都試過,效果很好!

10月常喝1個東西,不到10天,55歲年齡20歲的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