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僅僅過了 3 年,冬蟲夏草價格就從 90 年的 1000 元/公斤,翻倍爲 2000 元/公斤。冬蟲夏草有多補。

說到冬蟲夏草

最容易想到的兩個詞

就是“貴”和“補”

古裝劇裏的冬蟲夏草

可是比黃金還貴的東西

在現實生活中呢

也是坐上了“第一補藥”的位置

但是誰能想到

冬蟲夏草的熱銷狂潮

其實是場“中國式”的大騙局呢?

來源:綜合自十萬個未解之謎、藍風課堂以及網絡等,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冬蟲夏草有多貴?10 克可以賣到 6000 元,比黃金還貴。

冬蟲夏草有多補?搜索一下,對它功效的介紹都是“增強免疫力、抗癌”之類的詞,聽着就很“滋補”。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一個“中國式”騙局罷了。

1974 年,在冬蟲夏草產地青海,冬蟲夏草價格在 28 元/公斤左右。而彼時的金價約爲 11 元人民幣/克,是冬蟲夏草的 390 多倍。

冬蟲夏草價格的第一步突破是在改革開放之後。

大約在 1990 年,冬蟲夏草的均價就上漲到了 1000 元/公斤。

如果不考慮金價和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波動,此時的黃金與冬蟲夏草價格比,已經由 70 年代的 390 倍下降爲 70 倍。

如果說整個 80 年代冬蟲夏草價格增長只是市場的自然需求的話,那麼隨後而來的“馬家軍”則給這個增長打了一針“興奮劑”。

90 年代初,由馬俊仁帶領的一批女子中長跑運動員異軍突起,光 1993 年一年,“馬家軍”就連破 66 項全國乃至世界長跑記錄。

當時馬俊仁稱,“馬家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績,關鍵在於其日常的飲食中添加了鱉精、蟲草之類的保健滋補食品。

受此影響,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波爭喫滋補食品的狂潮。

但很快“馬家軍”陷入禁藥風波,從此銷聲匿跡。這時人們才知道,當初助力馬家軍奪冠的並不是什麼獨特的傳統滋補品,而是現代科學研製的興奮劑。

然而,這已經阻止不了各類保健滋補品的價格飛漲。

僅僅過了 3 年,冬蟲夏草價格就從 90 年的 1000 元/公斤,翻倍爲 2000 元/公斤。

1995 年,國家放開了對私人經營冬蟲夏草的限制,從此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開始推動冬蟲夏草價格逐年穩步上漲。

2003 年的「非典」爆發,冬蟲夏草價格迎來了第一次質的飛躍。

這場覆蓋全民的恐慌,讓民衆對身體健康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想法,一切宣傳能夠“增強免疫力”的保健品都成了救命稻草。

非典過後,冬蟲夏草藉着這一波恐慌和“物以稀爲貴”的名由,從幾千元/公斤漲到 1.6 萬元/公斤,正式邁入“奢侈品”行列。

登上神壇後,冬蟲夏草的經歷便和很多我們熟知的“人造奢侈品”類似了,它不僅是可以喫的滋補品,更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到 2010 年左右,受生態破壞和地震等自然災害影響,不少冬蟲夏草產區減產,供應量降低使冬蟲夏草行情再次上漲。

此時的冬蟲夏草價格已經達到 21 萬元/公斤,也就是 210 元人民幣/克。而當年的金價約爲 280 元人民幣/克,冬蟲夏草價格幾乎已經和金價持平。

只用了短短 30 多年,被炒作的冬蟲夏草,已與黃金一樣貴重。

要知道 1974 年一塊 1 公斤的金磚可以買到半噸重的蟲草,而到了 2010 年,同樣的一塊金磚可能連等重的蟲草都買不起了。

△ 關鍵年份世界金價與冬蟲夏草價格走勢對比

注:縱軸單位爲 元/克

用殭屍來形容冬蟲夏草挺貼切的。

殭屍是受到了莫名的控制的活死人,冬蟲夏草是蟲子(蝙蝠蛾幼蟲)被蟲草菌控制的“活死蟲”。

蟲草的一生是這樣度過的:

夏季,蝙蝠蛾幼蟲產卵於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後鑽入潮溼鬆軟的土層。土裏的蟲草菌寄生於幼蟲,在幼蟲體內生長,不斷蠶食幼蟲直至其死亡。

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菌類的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蟲草菌又可以開枝散葉,繁殖更多的“蟲子殭屍”。

實際上這種菌類侵染形成的奇特生物並不少見,目前人類已經發現 1500 多種蟲草。

△ 蛹蟲草(柞蠶)

△ 蟬蟲草(金蟬花)

△ 螞蟻蟲草

冬蟲夏草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員。

與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在中國幾千年的食補藥材發展史上,並沒有冬蟲夏草的一席之地,甚至連中國傳統草藥名著《本草綱目》都沒有記載過冬蟲夏草。

直到 200 多年前的 1757 年,清代民間醫生吳儀洛在其點評《本草綱目》的個人著作《本草從新》中,將冬蟲夏草增補進去,這纔開啓了冬蟲夏草登堂入室的大門。

進入新世紀後,隨着冬蟲夏草價格走高,學界對於冬蟲夏草的研究也逐步加深。

然而這麼多年來,幾乎所有研究都無法證明,冬蟲夏草裏含有任何特殊的、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最初,蟲草酸被認爲是冬蟲夏草裏最明星的標誌成分,被商家大力宣傳。

但是很快學界就發現,蟲草酸就是常見的甘露醇,一種很普通的化工原料。

甘露醇被廣泛用於各種食品藥品中,治療便祕的開塞露裏就有它。

像下面這樣一大瓶甘露醇,只要幾塊錢而已。

後來,冬蟲夏草又被宣傳含有蟲草素,一種少見的腺苷類活性物質,可能有抗癌的效果。

然而從 2010 年至今,已經有多家專業科研機構發表研究成果,證明無法在冬蟲夏草中檢測出蟲草素。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成樹課題組於 2017 年 10 月在國際著名雜誌《細胞》的子刊《Cell Chemical Biology》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再次證實冬蟲夏草中並不含所謂的抗癌成分——蟲草素。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機構也一直密切注意着蟲草熱潮,主要是出於安全性的考慮。

2001 年,衛生部本着環保目的,命令限制冬蟲夏草這類國家二級保護物種作爲保健食品原料。

2009 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組織專家討論後也表示,冬蟲夏草作爲食品長期服用的安全數據尚不明確,暫不建議作爲食品原料使用。

2010 年,國家質檢總局加入進來,正式發佈了《關於冬蟲夏草不得作爲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

由於服用蟲草存在砷中毒的巨大風險,2016 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將冬蟲夏草從保健品中除名。冬蟲夏草連保健品圈子也混不下去了。

一邊是極力熱炒的價格和市場,一邊是科研及官方謹慎甚至否定的態度,30 多年來被一步步捧上神壇的“人造滋補聖品”冬蟲夏草,現在成了遊走在食品、藥品和保健品邊緣地帶的“黑戶”。

出身非常普通、貴得沒有道理、效果若有若無、喫多了反而有害。

所以購買之前,請一定三思!

覺得好看就點個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