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開渠是中國現代雕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位於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浮雕就由他主持,並擔任設計處處長及美術組組長,其中的《勝利渡長江》、《支援前線》、《歡迎解放軍》三塊大型漢白玉浮雕由他創作。此次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省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支持,劉開渠藝術研究院、李自健美術館承辦,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雕塑學會、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二十餘家專業機構聯合協辦。

“劉開渠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展”9月26日將在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今日女報/鳳網訊(記者 唐天喜 吳小兵 通訊員 丁陽亮)國慶節,很多人會去北京天安門廣場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還會爲碑座的浮雕讚歎不已,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浮雕是由劉開渠主持的。今年國慶,你如果想感受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浮雕的藝術魅力,不一定去北京,來長沙李自健美術館也一樣。9月26日晚7時,“劉開渠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展”將在此開展。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劉開渠是中國現代雕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位於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浮雕就由他主持,並擔任設計處處長及美術組組長,其中的《勝利渡長江》、《支援前線》、《歡迎解放軍》三塊大型漢白玉浮雕由他創作。此外,他還是中國首座抗戰紀念碑《淞滬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的創作人;他塑造的《馬克斯恩格斯浮雕像》、《毛澤東浮雕像》被用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毛澤東選集》的封面。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此次展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湖南省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支持,劉開渠藝術研究院、李自健美術館承辦,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雕塑學會、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二十餘家專業機構聯合協辦。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劉開渠誕辰115週年以及李自健美術館開館三週年來臨之際,舉行此次展覽是爲了紀念劉開渠對中國美術事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李自健介紹情況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局長楊長江致詞

此次展覽基於廣泛調查和深入研究,精選了劉開渠最具代表性的近50件雕塑原作和相關珍貴歷史文獻。展覽分爲四個單元:“藝術啓蒙與專業學習(1904—1933)”、“爲中國現代雕塑藝術‘開渠’(1933—1949)”、“立民族之碑(1949—1978)”和“向新時代致敬(1978—1993)”。

本次展覽自9月26日至12月1日在李自健美術館展出(週一閉館)。

閱讀多一點>>

“人民藝術家”劉開渠:爲中國現代雕塑“開渠”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劉開渠的藝術活動之發端恰逢現代美術在中國萌芽的時期。他從學習繪畫專業到留學法國鑽研雕塑,都走在了中國現代美術發展的前沿。

“藝術啓蒙與專業學習(1904—1933)”很好地展現出劉開渠藝術創作能力的積累過程,於他而言,雕塑甚至美術都沒有任何家學淵源,在青春年華里走上雕塑藝術之路是天然興趣的必然和人生際遇的偶然兩種合力的結果。

這一單元尤爲珍貴的是劉開渠留法時期恩師讓﹒樸舍(Jean Boucher)教授的六件雕塑原作及歷史照片和文獻,特別是法國著名雕塑家布德爾寫給樸舍的書信。

樸舍於1919年出任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雕塑工作室主任教授,並於1936年成爲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他在藝術流派上一般被歸入學院派和折衷主義,但他其實也深諳中世紀雕塑,並頗受浪漫主義的影響; 在1898年,他甚至還堅定支持過羅丹創作的《巴爾扎克》。 而他的成就除了自身的造詣還來自於他的學生們,李金髮、劉開渠、鄭可、周輕鼎、廖新學、卡爾·讓·龍格(馬克思外孫,Karl Longuet)便是這些學生中的代表。

中國現代雕塑史從一片空白到有人書寫,與之相應,劉開渠對雕塑從一無所知到熟練掌握、具備專業水平。他的早期創作參與並推動了中國現代雕塑史的進程。這次展出的樸舍的重要文獻和雕塑作品均來自於樸舍家鄉法國塞松塞維涅市政府的收藏。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劉開渠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米潔介紹情況

因爲懷着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劉開渠放棄了在法國的優裕生活,應蔡元培、林風眠之邀,於1933年回到國立杭州藝專擔任雕塑系主任。與劉開渠出國之前相比,中國雕塑家創作問世的作品也增添了許多,但中國普通百姓仍然不太理解雕塑在現代社會中應該處於何種地位、能起到怎樣的功用。劉開渠學成歸來,帶着遠大的抱負,卻不得不承受文化接受上的巨大落差,在艱苦中開始塑造萬衆期待的英雄形象,還有他理想中的新“桃花源”。在這一階段中,劉開渠的最主要成就是創作了數件令他在中國美術史上真正嶄露頭角的英雄紀念碑:1934年完成的《1·28淞滬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中國首座抗戰紀念碑),1939年完成的《抗日將領王銘章紀念碑》,1939年完成的《抗日將領李家鈺紀念碑》,1943年完成的《川軍出征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又名《無名英雄像》)等。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爲中國現代雕塑藝術‘開渠’(1933—1949)”集中展出的這些作品構築了中國現代雕塑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階段,劉開渠的雕塑事業漸入佳境,僅從創作的角度來看,他在中國現代雕塑史上的崇高地位已經初步奠定。縱觀這一時期中國雕塑家的經典作品、展覽活動及獲獎情況,劉開渠在中國境內的影響力和作品數量都超過了絕大多數同期活動的雕塑家。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首個國家重大公共藝術工程,也是最重要的美術工程項目,整個紀念碑的碑額花紋浮雕、臺座正面的三塊主題浮雕《勝利渡長江 解放全中國》、《歡迎解放軍》、《支援前線》和碑身毛澤東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來總理撰寫的碑文放大、設計製作等都出自劉開渠之手,三塊浮雕是他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作品。

他創作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是爲爭取勝利的中國人民和無名英雄立碑,根據這樣的需要,碑上的每個人物都是高度凝練的藝術化、理想化的形象,不突出個性,而應當反映共性:農民和工人的質樸,婦女和兒童的可愛,老人的穩重慈祥。

這些人物臉上的期待、舒緩、喜悅和幸福的表情與衝鋒戰士面部緊張的神色形成了對比,讓觀者感受到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更深化了人民英雄值得敬愛、值得牢記的意義。

劉開渠經歷了半生的磨礪,就像是專門爲了等待一次命運的召喚,在某一天到萬人矚目的廣場上去,加入並領導一流的團隊,親手打造完成這座紀念碑,在中國現代美術發展之路的前沿上留下一道閃光的足印,也是中國百年來城市雕塑的典範之作。

此外,由於時代的需要,劉開渠還創作了一批頗能表現人物莊嚴氣質和突出個性的領袖作品,曾經在中國人手一套的《毛澤東選集》以及《馬克思恩格斯選(全)集》、《列寧選集》、《斯大林選集》《周恩來選集》封面上所使用的領袖浮雕肖像皆爲劉開渠創作。

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曾經隨着領袖選集印發而進入中國千家萬戶的浮雕肖像同劉開渠這個名字聯繫在一起時,我們會感受到他用美術作品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了多麼廣泛和深遠的影響。他是懷着一顆赤子之心、親手爲重新崛起的中華民族立碑的藝術家,是最值得中國人去認識、瞭解、研究和記住的中國藝術家。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立民族之碑(1949—1978)”中的作品,是劉開渠引以爲自豪的經典之作,以完整的面貌集中展出。

改革開放初期,劉開渠便擔任了毛主席紀念堂雕塑小組的顧問。從此項工作開始,他進入了長約3年的調整期,逐漸恢復了活力。雖然體力和精力無法再回到青壯年時期的水平,但他在這個時期還是創作出一定數量的中小型雕塑。

在數年時間裏,他完成了《男青年像》、《周恩來總理像》、《向新時代致敬》、《蕭友梅像》、《蔡元培坐像》、《梅蘭芳坐像》、《科學家孫建初像》、《文學家李劼人像》、《常德善烈士胸像》、《龐薰琹胸像》等作品。

“向新時代致敬(1978—1993)”這一單元讓我們看到了他對往昔的記憶和緬懷,以及他對新時代的感受和理解。

在致力於藝術創作、推動中國城市雕塑、公共空間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劉開渠仍然沒有中斷對專業藝術教育和美育普及工作的關注。劉開渠爲現代美術教育事業辛勤耕耘了60年,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教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受惠於他的不僅是有幸親臨他課堂的學生,一批批從美術學院走出去的專業人才將他的思想、方法帶到了全國各地,形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實踐自己藝術思想的陣地還有重要一處,即是中國美術館,他是中國美術館首任館長,歷時三十年,對其建設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是中國美術館事業的奠基人。

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主持者設計者,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世界現代美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二十世紀中國美術的發展則是其在東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摻雜着舶來氣息的現代美術創作既顯示出全球美術發展的整體性,又形成了具有本土味道的藝術語言體系。現代美術在中國的發展軌跡折射出中國文化發展的隱含邏輯關係,其現代特質徘徊在西方科學意義上的表述體系與中國的“以神寫形”的表現體系之間。劉開渠奉行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求學法國,與同道者一起塑造了中國現代美術的雛形,他們帶着從西方模仿與移植的痕跡,以民族傳統爲依託,努力與東方的傳統藝術相融合,令現代美術從中國的新文化裏破土而出、奮力生長。劉開渠在創作、教育和思想上攜國際化的造型語言,與濃郁的中國文化碰撞,在一個個特定的歷史情境中鑄造了多個帶有自己個性的現代美術里程碑。當我們匆匆閱讀了劉開渠的事蹟與思想,感受到他高大、有力、厚重、深沉的人格魅力。他是從中國的田野走向城市、走向世界的人,帶着他的理想和追求,以勤奮與鑽研戰勝苦難,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耕耘、無怨無悔地與美術相伴了約80個春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