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說,報告介紹稱,今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報告:3年來,人民法院全力攻堅,共受理執行案件2043.5萬件,執結1936.1萬件,執行到位金額4.4萬億元,與前3年相比分別增長98.5%、105.1%和71.2%,解決了一批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促進了法治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4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正在北京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獲悉,當天,會議聽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研究處理對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

“基本解決執行難”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去年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罪犯5159人

近年來正穩步推進的解決“老賴”、“法律白條”等問題的“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又取得了重大進展。

4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正在北京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獲悉,當天,會議聽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研究處理對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據瞭解,在這份報告中,密集披露了當前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比如說,報告介紹稱,今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報告:3年來,人民法院全力攻堅,共受理執行案件2043.5萬件,執結1936.1萬件,執行到位金額4.4萬億元,與前3年相比分別增長98.5%、105.1%和71.2%,解決了一批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促進了法治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

具體來看,在推動“基本解決執行難”方面,又取得了哪些具體成就?

對此,報告舉例指出,嚴厲懲處拒不執行、妨礙執行犯罪行爲。依法適用刑法關於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有關規定,通過公訴、自訴兩種方式,加大對拒執犯罪的打擊力度,2018年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罪犯5159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犯罪,2018年審結此類犯罪案件390件。

此外,報告還指出,最高人民法院持續推進執行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取得新進展。

例如,網絡查控系統取得新成果。截至今年3月,全國法院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凍結資金5087.6億元,查詢房屋、土地等不動產信息1810萬條,車輛5909.2萬輛,證券1496.3億股,船舶232.9萬艘,網絡資金296.8億元;網絡司法拍賣進展明顯。截至今年3月,全國法院共進行網絡拍賣110萬次,成交量31萬件,成交額6863億元,標的物成交率68.7%,溢價率61.3%,爲當事人節約佣金213億元。

與此同時,爲盡力解決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申請人陷入生活困境的兩難問題,司法救助機制也進一步完善。

報告指出,出臺國家司法救助案件辦理程序規定等規範性文件,發佈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規範司法救助案件辦理,充分發揮司法救助制度功能。去年11月以來,全國法院共發放司法救助金4.7億元,惠及生活困難申請執行人3.1萬人。

報告還着重強調,2018年10月24日至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聽取、審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的報告》,並進行專題詢問,在歷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充分體現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