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陳果的成果其實就是低成本的成果,現在我們的概念中已經很難用50萬資金來等同一部引起轟動的影片了,那簡直就是一個天方夜譚。陳果像一個節約的裁縫一樣,利用別人棄用的8萬尺菲林剪裁出《香港製造》,除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以外,還獲得了大大小小獎項20餘個。

當然對於陳果以及每一個觀衆來說,這些成就儘管還不很遙遠但畢竟已經成爲過去時了。也許從他學生時期做放映員開始,命中註定他一生與電影有緣。陳果做過燈光、場務以及許多劇組裏的崗位,這些平凡崗位上所做的平凡小事爲他日後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基礎。終於有一天,陳果從導筒中發出的的聲音在片場響起來,他的第一部影片是1993年的《大鬧廣昌隆》。

從1997年的《香港製造》開始,陳果以每年一部電影的速度進行着他的“低成本”製作,在當前電影界以票房值檢驗是否成功的大氣候下,陳果的從容讓人感動,他不溫不火的敘述將一部部深入人心的電影推向高潮。陳果一直向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前進着,在他的低成本進程中,至今沒有半個岔路口出現在他的面前。他之所以善於以陌生的新面孔而不是用大牌明星來演繹故事,除了可以減低影片成本外,也因爲新人更像一張白紙演起來更自然。所以,他希望自己纔是那位真正的畫家,去塗抹每一分美麗。我想他大約是一個溫和而且堅韌的人,除了儘量堅持使用菲林拍戲以外,他並不排斥使用其他高科技工具來拍戲。也許他心中的另一杆秤是,並不是利用其他什麼東西就可以在競爭中取勝的,有許多時候,是才華在左右着一部影片走向成功。

陳果用他自己的拍片風格和思路,以及關注當下社會小人物命運的故事作爲他永遠的主題。《香港製造》中的不良少年、《去年煙花特別多》中的退伍軍人,《細路祥》中的送外賣的祥仔以及《榴木連飄飄》中的妓女豔子,他們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路線。比如豔子,她是那種很典型常見的能夠經常出現在某部小說中的人物,在淘金大潮中她擔當了在常人眼中並不是很正道的角色,但是她是善良的,有着自己苦悶、追求和彷徨的人。畢竟香港、深圳不是她的東北老家,在兩個遙遠的地方之間,很容易讓她有好的狀態進行角色轉換。這樣有着淡淡憂傷並且有着悲劇化劇情的影片中,你所能看到的一種人性裏頭最本質的東西。

我並不以爲這是陳果的一部好影片,但是他還是讓我一眼看出這部影片與陳果之間的關聯,就像被髮配的武松額頭會烙上印記。同樣《細路祥》是以一個卑微少年的日常生活爲切入點,在不長的片子中,包容了陳果許多的東西。比如讓人物自己撐開整部電影,讓人物命運引領着觀衆去感受什麼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存。

我們已經無法細數陳果獲得的一些獎項,《去年煙花特別多》被入選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1999年,他還榮獲香港藝術家年獎。也許這樣的獎項對他和觀衆來說並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他那些還在繼續着的關注小人物的新作,以及將低成本進行到底的拍片思路,讓我們感到了另外一種無處不在的美麗。低成本製作越來越成爲電影藝術的一種可貴品質。因爲無論對於電影的創作者還是欣賞者,摒棄感官的刺激,感受內斂的力量是需要耐心與心境的。所以要祝願陳果的是:在低成本路上,一路走好。

作者簡介:海飛,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獲人民文學獎、“四小名旦”青年文學獎、《上海文學》首屆全國短篇小說大賽一等獎、2004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學之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