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告訴我們,收割已接近尾聲,這40多天時間裏,自己每天投入的大型機械就達近30臺之多,其中有收割機、拖拉機、烘乾機等等,這樣下來今冬可向國家交售晚稻1450噸,全年售糧數量達到了3600多噸。在赤岸以至義烏現代農業企業主這個“圈子”裏,幾乎沒有一個不認識馮向偉的,也無人不知他的“金穗水稻專業合作社”。

王曙光/文

初冬的義烏,有些寒意,可在浙中腹地赤岸喬亭村的大片田畈裏卻熱氣騰騰,轟隆隆的聲音響徹耳際,4臺收割機來回穿梭,收割着沉甸甸的稻穀。昨天下午,站在田頭的種糧大戶馮向偉有些疲倦,但很開心。他告訴我們,收割已接近尾聲,這40多天時間裏,自己每天投入的大型機械就達近30臺之多,其中有收割機、拖拉機、烘乾機等等,這樣下來今冬可向國家交售晚稻1450噸,全年售糧數量達到了3600多噸。

現場收割一角

義亭有馮澤寶,赤岸有馮向偉。今年44歲馮向偉,流轉土地種植水稻已有10多年。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政策扶持下,這位被譽爲“稻田守望”者,從種植50畝水稻起步,現已發展到現在的4000畝左右。設備投資已達580萬元,植保無人機、插秧機、聯合收割機、耕作機、施肥機、糧食烘乾機幾乎一應俱全。他除了在本鎮和佛堂進行土地流轉以外,還向東陽等地“拓展”,跨地域流轉、種植的面積比例逐年增加。

接受記者採訪的馮向偉(中)

“你好像瘦多了!”面對我的話,馮向偉笑了,顯然比我們2個月前採訪他,幹練得多。在他看來,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政策扶持,他向國家多交糧責無旁貸。不僅如此,他還向義烏城區居民供應優質生態米200噸的量,同時往杭州等地輸送。

“供應城市居民的甬優17號米質怎麼樣?”馮向偉告訴我們,“自然是口感較好,香氣足,比較暢銷啊。”

在赤岸以至義烏現代農業企業主這個“圈子”裏,幾乎沒有一個不認識馮向偉的,也無人不知他的“金穗水稻專業合作社”。說起來,他是受義亭鎮種糧大戶樓國三的啓發,開始從種植甘蔗轉型到種糧。目前,他擁有糧食烘乾機20臺,是全市專業合作社裏數量最多的;植保無人機2臺,也是全市購置最早。

稻穀將進入烘乾等程序

設備投入相應增加,各類成本費用有增無減,曾一度讓他苦惱。可苦惱卻激發了他的創業熱情,馮向偉這些年從發展農業機械化入手,實現水稻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做深做精糧食產業。名聲大了,還主動爲種糧戶上門提供糧食烘乾服務,且價格合理。

“接下去還有什麼困難嗎?”他向我們吐露,明年有500畝成片晚稻列入了“美麗田園”,成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美麗田園’已規劃設計完畢,很期待上級的支持,自己將全力發展500畝彩稻,力爭農旅結合,打造田園綜合體。”此刻,他又信心滿滿。

攝影/吳優賽 王軍生

編輯:徐慶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