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

每年秋末冬初,就會想起義烏市最北面的村莊——— 大陳鎮紅峯村那兩棵千年樹齡的古銀杏樹。一棵在村中金氏宗祠東側門旁,另一棵在村外一座聯接義烏與諸暨的古石橋旁。兩棵古老的銀杏樹雖歷經滄桑,但仍然擁有頑強的生命力,蒼勁挺拔,枝繁葉茂。兩棵銀杏樹雖相隔數百米,但彼此可相望。

撫摸古銀杏樹碩大的樹幹,細觀充滿張力的根脈,古銀杏樹似耄耋老人,關注着紅峯村的變遷,向人們訴說着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紅峯村除了古銀杏樹,還有令人蕩氣迴腸的越王勾踐兵敗避居的傳說。

古銀杏樹,以其自然生態景色的美妙畫卷,令人憧憬、陶醉。春天,古銀杏樹發新枝吐新綠;到了夏天,古銀杏樹葉繁茂果滿枝;秋天,古銀杏樹更是金葉墜碩果落。每棵古銀杏樹可收穫幾百公斤的銀杏果。這真是祖輩留下千年樹,兒孫庇廕樂悠悠。

晚秋初冬時節的紅峯村,由於古銀杏樹而熱鬧起來。無論是專程,還是路過紅峯村的人,都會停下腳步觀賞古銀杏樹,盡享落葉翩翩。

紅峯村的兩棵古銀杏樹各具風情,村外古石橋旁的古銀杏樹由於地理位置原因,比金氏宗祠旁的古銀杏樹落葉時間要早十多天。那個時候,佇立樹下,金黃的葉片就像小精靈飛舞,不時有銀杏葉片飄落,俯首可拾。古石橋旁的古銀杏樹,一旦開始落葉,古石橋上彷彿鋪上了金色的地毯,飄落到小溪,則隨着溪流流淌;金氏宗祠旁的古銀杏樹的落葉,則隨風凋落在古祠的瓦片上、古戲臺上,古祠院裏也散落一地金黃色,給肅穆的宗祠帶來格外的生氣。

記得去年秋天,在紅峯村拍攝古銀杏樹時,帶回幾片扇形的葉子,當作書籤夾入友人相贈的書籍。如今雖然葉子早已枯乾,但獨有的形狀彷彿向人們訴說着它別樣的情懷。

銀杏屬落葉喬木,又稱白果、公孫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爲我國三大“活化石”之一。雌雄異株,是裸子植物門的獨生子,原產於我國。除觀賞、用材、食用及藥用價值外,在科研上還有獨特的作用,爲研究原始裸子植物提供了“活林本”。而銀杏果,也有很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古銀杏樹是大陳鎮紅峯村旅遊的一張金名片。種植更多的銀杏樹,可以把紅峯村建成一個“銀杏村”,並抓住商機把銀杏果、銀杏葉等加工成消費者歡迎的特色產品,吸引遊客前來遊玩品嚐。

千年銀杏樹,年年金黃色。古往今來,銀杏不知牽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愫,他們吟出萬千詩文辭賦,寄託精神。期待來年再來紅峯村,賞古銀杏樹帶來的秋韻,品銀杏果帶來的收穫的喜悅,攝古銀杏樹下的鄉村風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