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最近在學輪滑,放學後幼兒園的音體室裏,爸爸給他穿上新買的輪滑鞋扶他站起來,然後鬆開手,身高不到一米二的他穿着很大很重的輪滑鞋站的顫顫巍巍,他說:爸爸,我怕;爸爸說:沒關係兒子,往前走。他看起來更害怕了,說:爸爸,我不敢,我真的不敢

爸爸語氣變嚴厲了:你是男子漢,怎麼這麼膽小?爸爸在這兒呢,不要怕不要怕,他放聲大哭

兩週後,兒子在幼兒園輪滑老師的耐心教導下已經學會了基本的技巧。依然是放學後,在音體室裏和別的小朋友輪滑比賽。他輸給了一個滑的很棒的小姑娘。坐在椅子上難過地苦了。爸爸安慰他:又不是什麼正式的比賽,別難過了,哭的更厲害了。爸爸越說越急:你看你,這麼小題大做,值當的嗎?。他轉過頭起身離開了

大家覺得,這兩次父子之間的溝通怎麼樣?我的答案是:糟透了!爲什麼聽了爸爸的話孩子再不願說一句話就默默走開?

你對孩子的敷衍和急於想讓孩子迅速擺脫悲傷情緒的心理,孩子又怎能感覺不到呢?有了這種感受後,孩子會越來越不願意與你溝通。等到孩子一句話都不願意再跟你說時,就太晚了

有很多寶媽提到,以前孩子是個小“話癆”,有什麼事兒都跟爸爸媽媽喋喋不休地說個沒完,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變得再不願跟父母交流了。

有這種困惑的家長不在少數吧。那麼,在與孩子的交流溝通中,你忽略了什麼呢?溝通的前提在於“共情”,只有當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雙方處於同一頻道上時,溝通才能順暢進行。那麼,何謂“共情”?共情包含四個因素

一、認同他人觀點爲事實

二、不評判

三、能夠識別他人的情緒和感受

四、能夠把對另一個人感受的理解跟這個人交流

首先,讓孩子覺得被理解,需要父母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並且不隨意貼標籤、不根據自己的經驗武斷地對孩子的看法進行評判,心理學家說過:“人在不太考慮自己的情況下更容易共情”。然而這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太難了

我們總是本能地憑着經驗猜測孩子的行爲意圖。就像一開始爸爸安慰輪滑比賽失敗了的兒子。爸爸以爲兒子哭了,是覺得丟臉,是怕家長批評自己,於是趕緊告訴兒子,沒關係,爸爸不生氣

可是,孩子真的是這種心理嗎?孩子難過地哭泣真是害怕家長批評?孩子轉身走掉,正是因爲爸爸誤解了自己。成人總是自以爲是地誤解了孩子的行爲意圖,還嫌孩子不跟自己溝通。有可能孩子需要你做的,只是一個有力的擁抱,和一句“爸爸理解你的心情”,如此而已!

另一方面,我們總是難以剋制住自己爲孩子提建議、想辦法的衝動。我們憑藉着自己幾十年的處世經驗。在孩子遇到問題時,迫不及待地給出自己的建議。甚至試圖控制孩子服從我們的要求。把自以爲正確的想法強塞給涉世未深的孩子。

當我們腦子已經被自己的想法和信念塞滿。哪還有空間來裝下孩子的想法呢?這種狀態下又怎麼可能平等地溝通?所以,當我們對孩子制止和說教之前。不妨先問問孩子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不要想當然地作出判斷

而共情的第四個因素“能夠把對另一個人感受的理解跟這個人交流”。我們在生活中,總免不了和閨蜜好朋友分享心情的時候。而讓我感觸很深的是,在我跟朋友訴苦時。相比朋友的回應是趕緊避開這個話題。安慰我:你雖然這方面有點不如意,但是另一個方面,你太棒啦更讓我舒服的回應是:雖然我現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但我真的很高興你願意跟我說,“回應”很少會讓事情好轉。而真正讓我心情好轉的,是朋友的理解,是心情的“鏈接”。在回應孩子的情緒上也是這樣

我們似乎太急於引導孩子去發現事物的積極一面。而忽略了他當下真切的難過。事實也證明,那些與孩子有着親密關係的父母。都是有着高共情力、能夠用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的人!那麼,聰明的你,你有所感悟嗎?願意放下自己成人的架子,去全身心地關注孩子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