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公開資料,《每日財報》注意到,先鋒集團目前成爲擁有除了保險和信託牌照以外的全牌照金融集團,其涉及的持牌領域有銀行,證券,擔保,保理,第三方支付,融資租賃,拍賣,典當,貨幣兌換,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銷售,保險經紀,互聯網小貸,金交所等。今年以來,因旗下資產網信證券財務狀況惡化、P2P平臺網信集團暴雷的先鋒集團再次遇到生死存亡的關口。

先鋒系48歲掌門人張振新英國去世 百億資產帝國危局

今年以來,因旗下資產網信證券財務狀況惡化、P2P平臺網信集團暴雷的先鋒集團再次遇到生死存亡的關口。

10月5日晚,網信官微發佈訃告,稱先鋒集團董事長、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張振新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於倫敦時間2019年9月18日去世,享年48週歲。

先鋒系48歲掌門人張振新英國去世 百億資產帝國危局

公司稱之所以現在才發佈訃告,主要是因集團處在非常時期,在覈心團隊獲悉噩耗後,本着謹慎穩妥的原則,通過對張振新董事長死因報告等多方驗證,證實張振新先生去世的因由。

《每日財報》注意到,爲化解危機,網信集團已經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並推舉集團CEO張利羣爲組長,共同商議後續工作計劃和方案。

臨時危機管理工作組成立後,首先通知了先鋒體系內各子集團公司,不得私自轉移財產、變更或註銷公司。工作組將以維護債權人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保護公司資產不流失、繼續完成各類產品兌付爲核心工作內容,建立並加強三部分的工作,即資產管理工作、債權人管理及兌付工作、催收管理工作。

張振新異國去世的遭遇,令本就陷入經營困境的先鋒集團雪上加霜,先鋒集團能走出陰霾嗎?

1

16年構築的百億帝國

和國內很多聲名顯赫的資本集團相比,先鋒集團可以說是國內比較低調、神祕且有實力的金融資本。

成立於2003年的先鋒集團,以融資租賃起家,至今已有16年的發展歷程。《每日財報》注意到,他在國內的金融發展歷程中,扮演了很多先行者的角色,譬如融資租賃、衆籌、網約車、金融科技、P2P等都是最早的一批試水者。

其實控人張振新1971年3月出生於內蒙古通遼市,東北財經大學畢業,曾經就讀於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爲第一期EMBA學員,23歲就成爲上海萬國證券大連營業部總經理。

先鋒系48歲掌門人張振新英國去世 百億資產帝國危局

2003年8月29日,他創建了大連聯合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也就是先鋒集團的前身。2010年至2012年,先鋒開始嘗試金融科技,開展“金融工場”業務,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P2P業務。此外還有主打黃金金融業務的聯合黃金,用公務機會籍模式進入航空金融市場,收購了北京長城汽車商務租賃公司進入汽車金融服務,也開始入股農商行等等。

2014年到2018年上半年,是先鋒發展最高速、最跨界的幾年。業務涉及金融科技、資產管理、投資及財富管理等領域,在東南亞、英國、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這幾年間經歷三輪融資,其中不乏國內頂級的投資機構和個人進入,包括中信資本、建銀國際、三山資本、信中利以及牛根生等。

根據《每日財報》的統計,旗下上市公司中新控股(08207),擁有先鋒支付、消費金融平臺——掌衆金融等板塊,並與建銀國際共同投資美國遊戲發行公司Firefly Games,在英國金融市場取得跨境支付牌照,控股越南Amigo Technologies。不過遺憾的是,由於去年豪賭比特幣礦機等業務,2018年度,其營收爲30.25億元,淨利潤爲-8.36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繼續虧損爲1.87億元。

金融板塊的上市公司,先鋒系旗下還擁有弘達金融控股(01822)、平安證券集團控股(00231,非平安集團旗下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港股上市公司。

弘達金融控股前身爲香港上市公司宜租互聯網租車有限公司,2016年更名成爲資產管理運營平臺。但弘達金融控股現今不樂觀,中期業績由盈轉虧至1.74億港元。

此外,還擁有外幣現鈔兌換牌照的聯合貨幣,爲新三板掛牌(證券代碼:872088)公司。該公司經營還算不錯,今年中報盈利409.9萬美元,同比增加2.5%。

根據公開資料,《每日財報》注意到,先鋒集團目前成爲擁有除了保險和信託牌照以外的全牌照金融集團,其涉及的持牌領域有銀行,證券,擔保,保理,第三方支付,融資租賃,拍賣,典當,貨幣兌換,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銷售,保險經紀,互聯網小貸,金交所等。

據報道,先鋒集團目前已經梳理出至少200億的資產清單。不過,這些業務,先鋒集團並沒有太多能做到龍頭位置的業務。相反,由於擁有太多金融牌照,被外界懷疑有自融的行爲。

2

危機開始暴露

在資產降槓桿、經濟下行階段,整個龐大的資產帝國開始出現裂縫。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先鋒集團資金就爆出資金緊張。但真正爆發始於今年年初,受資管計劃逾期等負面事件影響,網信證券惡化的財務狀況開始被揭露。5月份,證監會監察發現網信證券財務狀況持續惡化、淨資本及其他風險控制指標已不符合規定要求,存在重大風險隱患,並進行不超過3個月的停業整頓。

今年7月份,在2019年券商分類評級中,網信證券由CCC類降爲D類,成爲證券公司實施分類監管以來第二個D類證券公司。

9月初,網信證券大股東-聯合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又被爆出4億元股權被凍結。而聯合創業集團正是先鋒集團佈局金融領域的重要載體。

不過網信證券並不是最後一根稻草。網信集團的暴雷纔是引爆先鋒集團危機的炸彈。

《每日財報》注意到,今年7月4日,一則“網信在尋求良性退出”的消息悄然流出。網信是先鋒集團旗下的網貸平臺,在網貸行業經歷了野蠻生長和多管齊下的嚴格監管情況下,網信曾經一直保持着零逾期和剛性兌付。

4天后,即7月8日,先鋒集團旗下中新控股公告停牌,稱將發佈有關全資子公司先鋒支付不合規詳情公告。據報道,先鋒支付問題主要涉及資金挪用,挪用銀行T+0資金未還,存在2.4億元空缺。但目前尚無官方定論,後先鋒支付停止了所有服務。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提供的一份核心材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先鋒系借貸餘額約700億元。主要包括三塊:一是網信平臺,主要是金交所產品,借貸餘額約450億元;二是網信普惠等P2P平臺,借貸餘額近60億元;三是先鋒系私募基金,約200億元。上述幾個板塊均出現不同程度逾期。

面對危機,一項低調的張振新不得不走向前臺。

7月22日,張振新在致內部員工的信中闡述了出現危機的原因:從我們所屬的行業來看,實體經濟的下行使得資產端的資產質量出現了嚴重下滑,抵押品價值縮水,處置難度增大;同時我們遭遇了一些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

“儘管我們在爲中小企業提供專業融資服務和財富管理方面有着十幾年的經驗,擁有一套強大的智能風控體系,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地規避風險;儘管我們一直在用自有資金來維持流動性並保持剛性兌付,也還是迎來了不可迴避的逾期時刻。“

他也對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成立了催收管理工作組,對借款企業和資產提供方發通知函,團隊上門催收,用法律手段追繳欠款,整理欠款企業和個人以及惡意逃廢債的名單報給有關部門。啓動重組計劃,與多個資管公司、券商、拍賣公司和產權交易所等治談資產重組方案,成立資產盤點清算工作組等。

張振新承認集團正面臨巨大的危機,還承諾將負全部責任,用3至5年走出困境,再造一個嶄新的先鋒。

我們注意到,2018年,先鋒集團安排到期兌付了100億資金,同時參股控股的幾個上市公司中新控股、平安證券和綠城中國遭遇做空和平倉。

在區塊鏈方面,張振新曾大筆收購交易所、礦機、礦場併購買大量比特幣,在2018年下半年比特幣大跌過程中,爲了止損而低價甩賣。

相比很多惡意逃債的人,在危機中張振新還堅持剛性兌付以維護信譽。從7月4日到國慶節放假前,網信普惠總計兌付2.78億元,網信總計兌付6170萬元,兩平臺總計兌付約3.4億元。據說,在這場危機中,張振新的家人也參與了購買理財產品以及部分簽署了無限擔保責任。

奧地利小說家斯蒂芬·茨威格曾說,不知道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或許過去16年,張振新太順風順水了。

但先鋒集團的領頭羊已故去,在這場危局中,現有的管理層能夠打贏這場勝仗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