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人有次玩耍時,朱棟就說將來要娶郭氏爲妻。墓主郢靖王朱棟是明太祖朱元璋第23子,他的王妃郭氏,爲明朝開國元勳營國威襄公郭英之女。

青花四愛圖梅瓶爲元代的陶瓷器,腹部主體紋爲四個菱形開光,器體較厚重,通體施白釉,釉面泛青,器內無釉。此瓶爲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之一。

梅瓶屬於青花瓷的一種,在明代以前並無梅瓶一詞,在清代的《飲流齋說瓷》中說道:"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痩骨相稱,故曰梅瓶。"小口外撇,短頸豐肩。紋飾分爲三組,肩部飾鳳穿牡丹紋。瓶的四周分別繪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鶴,陶淵明愛菊。

王羲之一愛蘭、二愛鵝。那迎風飄拂、婀娜多姿的蘭葉,更啓發了他創飄逸流暢、妍美遒媚的書法新體。蘭葉清翠欲滴、素靜整潔、疏密相宜、流暢飄逸。王羲之將蘭葉的各種姿態運用到書法中,使他的書法結構、筆法、章法的技巧達到精熟的高度。他的書法蘭畫映素,氣脈貫通,字體秀美,錯落自然,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勢、因勢利導,達到了神韻生動、隨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宋朝著名理學家周敦頤爲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周敦頤暮年(55歲)時抱病在身,每當公餘飯後,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爲人所傳誦,其中"出淤泥而不染"已成千古名句。

北宋林和靖是隱居杭州孤山,一生不娶不仕,以梅爲"妻",以鶴爲"子",有"梅妻鶴子"之說。孤山多梅。每當臘風初度,便有暗香浮動,疏影橫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探幽攬勝者多往觀賞。年復一年,便形成了孤山賞梅的勝蹟。

晉代陶淵明是一位傑出詩人,他做過江州祭酒等一些小官,他不滿士族把持的黑暗統治,不願與其同流合污,更不對之卑躬屈節.不願“爲五斗米折腰”,當即辭去彭澤令,潔身自好,長期歸隱田園,以酒遣懷,以菊花爲伴侶,再沒有出仕。菊花就像隱士隱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陶淵明獨愛菊,正是他不苟隨時俗的高潔品質的象徵。

元青花四愛圖梅瓶2006年出土於湖北省鍾祥市明代郢靖王墓。墓主郢靖王朱棟是明太祖朱元璋第23子,他的王妃郭氏,爲明朝開國元勳營國威襄公郭英之女。郭英和朱元璋兩家關係密切,所以朱棟得以和郭氏小時能有機會一起玩耍,青梅竹馬。兩人有次玩耍時,朱棟就說將來要娶郭氏爲妻。郭氏問他,以何爲證,朱棟笑指擺在堂上擺着的四愛梅瓶。

長大以後,戲笑成真,朱棟果然迎娶了郭氏爲王妃。那件四愛梅瓶,自然就成了兩人愛情見證的心愛之物。門當戶對加上郎才女貌,兩人結婚後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上到王侯下到平民都羨慕不已。兩人婚後雖然聚少離多,但感情卻始終十分恩愛。可惜的是朱棟27歲英年早逝,郭氏悲痛自盡,與夫君合葬。可稱得上是現實版的梁山伯和祝英臺。因爲沒有子嗣,朱棟的郢國駐地隨後被撤銷。

朱棟當時就被封在湖北,當時分封的藩王權力極大,相當於獨立的小王國。朱元璋對朱棟的墓葬給予了高度重視,陪葬品也非常多。所以朱棟的墓葬規格達到了帝王級別。在朱棟墓中,除了朱棟夫婦的木棺外,專家還發現了6個未成年少女的屍骨,這個殉葬制度在明朝又被殘忍地恢復了。1937年,日本侵華時就曾想盜掘陵墓,甚至動用了火藥,然而最終只是把地面建築炸燬,地下陵墓完好無損。如果鬼子得逞,這個“四愛瓶”很可能就不在國內了!

這件梅瓶出土時就放置在王妃郭氏的棺木前端棺牀下方,可謂是這位王妃爲夫殉情之悽婉故事的“見證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