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成功是每一个人都为之向往的终极奋斗目标,可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障碍,也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信念与坚持就成了成功者的必备素质。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几位历史人物的人生跌宕起伏中得到一些感悟吧!

一、苏秦刺股

苏秦是东周时代的洛阳人,传说曾经拜鬼谷子为师,出师之后回到了家乡。他不喜欢务农和经商。他的理想是要成为一位叱咤官场的风云人物。但他的家人却并不希望他这样作,所以就更不会支持和鼓励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在苏秦所处的时代,周国的衰微已经到了极点。周天子的地位也早已是一落千丈,权威也早已不复存在。因此不要说那些强国,就是其他稍微有些实力的诸侯国,也都不在把周天子当回事了。

面对这种情况,身为周国人的苏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他学有所成之后便前去求见周显王周显王,希望周显王能够起用自己,使自己可以发挥才能,以便复兴周国。

身为平民的苏秦要求见周显王,不仅要经过登天之难,而且周天子身边的人,也因为苏秦没有给予好处,而不肯为他说好话。故而苏秦这一次是铩羽而归,劳而无功。

当苏秦回到家之后,不仅父母鄙视他,兄嫂嘲笑他,就连自己的妻子都对他冷嘲嘲讽、不屑一顾!此情此景使苏秦那颗原本就受到了伤害的小心脏,好似又被人给了重重一击。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时之间酸、辣、咸、苦四味俱全,反正就是没有甜味!

但是受到了打击的苏秦并没有就此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去发奋读书学习。苏秦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名望太低,所以才没能引起周天子的重视,这是因为自己的学识不够啊!为此苏秦开始不分昼夜地攻读,刻苦研习《周书阴符》。

白天的时间不够,他就把夜晚的时间也给利用上了,每晚都很少休息。可是人毕竟不是机器,长期缺乏睡眠自然会吃不消!常常是书读了一半儿,就困得睁不开眼皮了,但苏秦又不想浪费时间!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狠”主意:准备了一把锥子,每当自己犯困的时候,就照着大腿扎一下,用疼痛来为自己提神!

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之后,苏秦终于把《周书阴符》给研究透了。便又要踏上了新的游说之旅了。家乡周国是没有希望了,放眼天下只有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赫然有鲸吞六国之势。因此苏秦在做好了准备之后,便启程奔赴秦国了。然而这次秦国之行,又没有实现苏秦的理想。《史记》记载: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离蜚,文明未理,不可以并兼。”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

因此苏秦虽多次求见秦王,却仍未能实现理想。再度碰壁的现实,迫使苏秦放弃了连横秦国的想法,转而去游说其他六国,力促他们合纵抗秦。经过了苏秦的游说之后,六国的力量联合起来了,致使秦国15年内不敢出函谷关东征六国。

当苏秦佩戴着六国相印,风光无限的回到了家乡时,其阵容之庞大连周天子都被惊动了。而那些先前看不起他的人,包括他的家人也都开始对其刮目相看了!苏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他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并能够持之以恒而已。二、重耳流亡

晋献公晚年很宠爱骊姬,骊姬因为受宠而产生了野心。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骊姬多次施展诡计在晋献公耳边进谗言,企图诱使晋献公废除太子申生,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储君。骊姬其心可诛,可是晋献公却一直执迷不悟。最终不仅逼死了申生,而且还吓跑了重耳和夷吾这两位公子。

重耳躲过了追杀,一路逃到了翟国。因为重耳素有贤名,所以随同他一起出逃的晋国大臣很多,晋国朝堂几乎为之一空。但是翟国实力弱小,无法对抗强大的晋国。因此在晋国的威逼之下,只得让重耳离开。重耳这位原来的晋国贵公子,也就不得不再次踏上流亡之路了。

其实在重耳流亡翟国期间,晋献公已经死了。大夫荀息拥立了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君,但是被大将里克弑杀了。晋国随后又发生了内乱,国君之位一时没有了合适的继承人。秦穆公曾经派人到翟国去,试图说服重耳依靠秦国的帮助回国继位,但被重耳拒绝了。《礼记》记载: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重耳没有趁晋国之乱为自己谋取利益,但别人可就不一定会这样做了。另一位原本和重耳同病相怜的公子---夷吾,却趁机与秦国搭上了关系!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继承了君位。可是夷吾之为人不仅寡恩负义,而且心胸狭隘!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竟然派人几次三番的刺杀重耳,这才迫使重耳逃离了翟国。

重耳在流亡之路上狼狈不堪,甚至有几次连食物都没有了。而经过的如卫国、曹国之类的国家,根本就没拿这位落难公子当回事,他们都把重耳当做了丧家之犬而不屑一顾!所幸经过了一路磨难之后,疲惫不堪的重耳等人终于逃到了齐国。

当时身为的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尚在,但却年已老迈,早已不复当年的英风锐气了。虽然他对重耳厚待有加,但是却没有办法帮助重耳返回晋国掌权。后来重耳君臣因为在齐国看不到希望,便只得离开齐国,转而投奔楚国去了。

当时的楚国君主是楚成王,楚成王虽然残暴,但却颇有识人之明。他与重耳一见如故、相谈投机,因此对重耳君臣厚待有加。可由于重耳手下的文武大臣们,各个都是能力超群的豪杰之士,所以引起了楚国大臣成得臣的嫉恨。成得臣屡次向楚成王进言,请求除去重耳等心腹大患,不要为楚国的称霸之路制造障碍!

但是成得臣的建议并没有被楚成王接受,楚成王仍然一如既往地厚待重耳君臣。就这样重耳这位流亡公子,又侥幸免去了一次杀身之祸!随后秦国因与晋国结怨,秦穆公后悔错立夷吾为晋君,便派人前往楚国迎接重耳,把他接到了秦国,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重耳,结为了秦晋之好。

在秦穆公的鼎力相助下,重耳终于得以返回晋国继承君位,史称重耳为晋文公。晋文公在外整整流亡了19年,饱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流亡期间他曾多次遭遇危难,生命犹如朝露那样,面临着朝不保夕的危险。是返回晋国为君的坚定信念在支持着他,使他度过了一次次危机。最终得以在年过六旬之际,不仅实现了理想,还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三、胯下之辱

韩信是淮阴人,有本领,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施展的机会,因此默默无闻。《史记》记载:淮阴侯韩信,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从之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由上面的《史记》记载可以得知,韩信这个后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在其未曾得到赏识之际,他的境遇还远远不如常人!韩信不仅没有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甚至还令人感到讨厌---为了吃饱肚子,他不惜厚着脸皮去别人家里去蹭吃蹭喝,实在是丢脸得很呐!

韩信不仅蹭吃蹭喝招人讨厌,甚至就连那些市井无赖都敢欺负他。一天,韩信正在无事闲逛,在大街上被几个无赖给拦住了。其中有一个壮汉仗着自己拳头大、力气足,对韩信大加嘲讽。

壮汉声称韩信虽然腰挎宝剑,但实际上是一个胆小鬼!说如果韩信认为自己有本事、够胆量就和他斗一斗,要是不敢就得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这个无赖可是够坏的,这不是把韩信当做狗吗?因为只有狗才会喜欢钻人的跨下!

不过韩信倒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面对这样的侮辱,他也没有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只是仔细看了看这个无赖,便真的从他的跨下钻过去了!这一下引得那伙洋洋得意的无赖轰然大笑!淮阴人听说了此事以后,对韩信更为鄙视了。认为他不仅无能,而且还很胆小。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纷纷举起了反秦大旗。韩信也投奔了项梁、项羽叔侄统率的楚国军队,但是却没有得到重用。因此感到失望的韩信又转而投奔了汉王刘邦,后经萧何的极力荐举之后,韩信终于得到了刘邦的器重。

在韩信的协助下,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夺取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把萧何、张良、韩信列为“三杰”,认为自己能够战胜项羽夺取天下,全都是借助了他们的尽心辅佐。所以在汉朝刚刚建立时,刘邦封给了韩信等人重爵,并赐予优厚的赏赐。

韩信衣锦还乡之后,家乡父老看到这个当年的无名小子,今天居然会做出了如此大的事业,不禁又是诧异又是高兴。而那个当年欺负过他的壮汉,则是吓得要命,唯恐韩信借助权势对他打击报复。

但是让人们没有料到的是,韩信并没有记恨那个壮汉,反而宽容了他!韩信的这个举动感动了许多人---毕竟不是谁都有那样大的心胸,能够轻易忘却钻人胯下的奇耻大辱!富贵后的韩信能够不报旧怨、宽容罪人 ,实为难能可贵。在耻辱之下韩信能够保持理智,是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理想与追求,即使是在逆境之中他也依然在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感悟:从以上这三位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可以得出一些体会----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为了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就算是身处逆境之中,他们也都因为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而得以度过了一个个难关,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注:资料来源于《史记》、《礼记》,图片来源于东方I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