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一种行为,会对一个人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孩子的养成要从小开始,家长可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懒惰和愚昧,造成孩子性格和习惯的缺失。有些父母以孩子的未来为重,现在接受的教育都是在为以后打基础,而有些父母可能会忽视孩子的长久发展,只顾孩子当下是不是舒服的,这样两种不同的模式也造就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孩子,。

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同的理念和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同的影响。有些父母以孩子的未来为重,现在接受的教育都是在为以后打基础,而有些父母可能会忽视孩子的长久发展,只顾孩子当下是不是舒服的,这样两种不同的模式也造就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孩子,

小侄女上次来我家时,就在玩玩具的时候跟我抱怨,说只要是她同班的一个同学来到她家里,她就要赶紧把自己的玩具和好东西都藏起来。因为这个同学有乱动别人东西的毛病,来到别人家就翻抽屉,找到好玩的就会说能不能把这个东西送给我。小侄女气呼呼的说,我有好几个芭比娃娃都是被她拿走的。

这不禁让我去想,才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就会去别人家做客翻东西,这总不能是自学的吧。还有类似的状况:小孩子三句话不离脏字,随地吐痰,不守规矩随便插队等等等等。每当旁人向这些孩子的家长做提醒时,孩子的家长就会拿孩子还小,以后会好的之类的话语做挡箭牌。这种家长的做法我们统称为“短视教育”,家长已经掉入“双曲贴现”的陷阱里,那么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双曲贴现”陷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的一种现象。通俗的来说,就是很多人只顾到了眼前的小利益,却没有看到未来大的收益。这放到孩子的教育身上就可以理解为父母只为了现在孩子能舒心放松,却不想孩子因为这些纵容会长成一个不好的人。所以我们也将这种父母的行为,叫做“短视教育”,目光短浅,毫无长久计划。

那么父母这种顾前不顾远的教育方式,未来想改正的时候会带来哪些弊端?

1.未来想要改正会迎来重重险阻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如今给孩子带来的教育,已经让孩子根深蒂固,未来想要拔根铲除时一定会痛。这痛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第二,是孩子长大了拥有较大的反抗能力。

我们分开具体来分析,孩子的习惯,是从小到大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形成的。从小父母就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纵容,时间长了,孩子已经有了这种思维和行动惯性,他不觉得是不对的。形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因为它有时候已经成了人的一种下意识,不由自主的就会干这种事。

对于孩子的反抗能力,是因为孩子小时候会更容易影响他的思维,但是孩子长大后,他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再去影响控制他的思维已经不再容易了。当家长在灌输孩子要改正不良陋习时,孩子可能会觉得我从小就是这样的,现在要被迫去改变,很容易就会做出本能的反抗。

2.放弃想要改正孩子的想法

能在小的时候就“短视教育”的父母,大部分都是溺爱孩子,随着惯着孩子的,所以当孩子长大时,本来已经属于一个不太容易纠正的年纪了,再加上改正的路途困难重重,这些本来就心软的父母,很可能就直接放弃了。

只顾眼前,不管对错全盘支持孩子的家长,可能明知道这样对孩子不好,那为什么还会陷入“双曲贴现”的歧途里呢?

1.随大众教育方式

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孩子的父母,也是没有什么亲身经验的,所以很多父母在选用教育方式时会参考别人家的父母怎么做,大多数的父母怎么做。可是我们要知道,每一家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一套方法总不适合每一个孩子,所以才造成了机械化培养,不研究自己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2.父母的无知与懒惰

父母选择对孩子的不良陋习做出无视、无所谓、没关系的态度,其实就是家长的无知与懒惰。家长无知,不知道小朋友从小的生活习惯对他日后的发展和性格养成有多重要。家长懒惰,很多父母会觉得管教小孩是一件十分费心费力的事情,觉得孩子怎么长大不是长,都是他们自己的命,其实这些家长就是懒得去动脑子,懒得去思考管教,结果导致了孩子从小就走向了歧路。

既然我们了解了“双曲贴现”带来的弊端,也分析了为何父母会这样做存在的原因,那么接下来,只要是负责人的父母也该去学习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教育的发生,怎样才能避免“短视教育。

1.将教育这件事,赋予更大的意义

父母觉得无所谓,是因为只看到眼前孩子的快乐,并未觉得未来于此联系有多紧密。孩子因为父母的影响,也会觉得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不影响我成为一名不好的人。可当我们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呢?我们打个比方,有两句话讲给孩子听,一句是“假如你现在能听话不去倒乱插队,我就给你买你喜欢吃的零食”,另一句是“假如你现在能遵规守纪好好排队,未来你会成为一名有礼貌受人爱戴有很多好朋友的人”。两句话对比,可见后面一句会对孩子产生更大更远的影响力,因为它赋予了这件事更大的意义。

2.要看到时间的流转,要考虑未来

时间的流转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要因为孩子的小,就当成了可以不履行规则的理由。孩子现在小,可总会长大的,我们在播种的时候,都不能种下一颗好的种子,那未来坏种子一定不会长出好的果实,这因果关系,让家长必须看到,现在的作为,是未来的基石是未来的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一种行为,会对一个人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孩子的养成要从小开始,家长可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懒惰和愚昧,造成孩子性格和习惯的缺失。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