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说的就是袁术袁公路。袁氏四世三公,四代人都有人任职三公之位,也可以说四世五公,四代人里有五个做了三公之位。哪五个人?

第一代袁安,汉章帝时任司徒;第二代袁敞,官至司空;第三代袁汤,任太尉;第四代袁逢,任司空,生了袁绍和袁术;袁逢弟袁隗,任太尉,太傅。

到了袁绍袁术这一代,袁氏在朝廷的势力已经发展了将近一百年,门生遍天下并不稀奇。袁术这个官五代,究竟是怎么将这一优势给作没的呢?

1.袁术与天下诸侯是怎么闹掰的?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从韩馥手里夺得了冀州,袁术听闻哥哥拿下大州,就不要脸地过来讨求良马一千匹,但是袁绍并没给他,袁术非常生气,自此跟袁绍不和。又加上袁绍想联合袁术一起拥立刘虞为帝,袁术没有答应,袁绍也对袁术不满,两兄弟成为仇敌,这是袁术第一个敌人。

袁术转而跟公孙瓒联合,一起对付袁绍,公孙瓒是袁术唯一的盟友,不过中间隔着徐州青州冀州,这个盟友没什么实际作用。

同时袁术又向刘表借二十万斛粮食,刘表也没有给他,袁术又深恨刘表,时刻想夺刘表的地盘,刘表就成了袁术的第二个敌人。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刘备从陶谦手里接过徐州,袁术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生气!“刘备一个卖草鞋的,还能占据大州,跟我们贵族诸侯同列!”正好曹操对刘备实施驱虎吞狼之计,袁术就和刘备干了起来,这就有了第三个敌人。

孙坚死后,孙策依附于袁术,但是袁术除了让孙策打仗以外,什么好处都不给,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孙策用传国玉玺换了兵马攻打下来江东,打完以后去跟袁术讨玉玺,但是袁术并没有给。孙策表面上没跟袁术决裂,但是心里时刻准备着对付袁术了。他暗地里结交曹操,认同曹操所代表的的朝廷,此时孙策是袁术隐形的第四个敌人。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吕布占领徐州。袁术本来想求亲于吕布,与吕布联合做掉刘备,没想到吕布却反过来帮了刘备,不仅没有将女儿送给袁术,反而将袁术的使者扣住,吕布就成了第五个敌人。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袁术耐不住寂寞称帝了,这一称帝,曹操为代表的朝廷首先就不同意,自然而然成为了袁术第六个敌人。同时吕布、孙策、刘备也不承认袁术的帝位,公开与袁术为敌。

曹操,吕布,刘表,刘备,孙策,袁绍,这六个名字在东汉末年拿出来全部都是响当当的!袁术自绝于天下,尚不知之,主要原因就是袁术的优越感太强,根本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2.我们再看一看袁术怎么跟内部员工闹掰的。

袁术称帝前,兵精粮足,地盘也大,再加上手里有孙策奉献的玉玺,称帝之心不自觉的就萌发了。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公开说给自己的大臣们听,大臣们全都缄默不语,只有主簿阎象反对:“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臣服于殷商,袁氏虽贵但是比不上周文王,汉室虽衰但是比不上殷纣王。称帝绝不可行!”虽然其他大臣没有发表意见,但是不说话也就是不支持。

袁术听完大怒!当时有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而袁术字公路,应此谶言!袁术就认为自己天命所归,加上玉玺在手,用他自己的话说“若不为君,背天道也!”这皇帝梦已经做不醒了!

手下将领雷簿、陈兰见到袁术不堪大事,就带着手下的兵叛逃走了,而且后来袁术兵败路过他们地盘的时候,他们还带兵去将袁术的粮草金帛劫持一空,袁术不久就气死了!

3.袁术自绝于人民。

从袁术对待刘备的态度,我们就可以想象他对待普通百姓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了。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余粱肉,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袁术本身就是个商纣王类型的君主,比汉朝的灵帝也好不到哪里去,更何况袁术没有脑子,谈何攻取天下?

每个朝代都滋生了自身的毁灭者,西汉滋生王莽;后来的东晋有刘裕;北周有杨坚;隋朝有李渊;后周有赵匡胤。袁氏作为汉朝深耕一百多年的士族大家,如果出两个能干的主,代替汉朝或许真有可能!但是偏偏出了个不靠谱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