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袁术本传对袁术之死的记载。此事写在孙策传中,孙策是借口想去帮助舅舅吴景平定江东祸乱,袁术才肯给他一千多兵。

《三国志》魏书第六篇《董二袁刘传》这其中就有袁术传,本来以为在袁术传里可以了解袁术的所有事迹,但是事实上,袁术传写得非常简单,根本没法了解这个人。

《袁术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早期,董卓入朝之前,袁术在洛阳都城中乃一纨绔子弟,后来举孝廉、任官职;第二部分是董卓入朝之后,袁术不肯归附董卓,奔往南阳,割据一方。但是跟哥哥袁绍因为政见不和,闹掰了。袁绍跟刘表联合,袁术跟公孙瓒联合,两兄弟就这样对着干。第三部分是写袁术在淮南坐大以后,整天想着做皇帝,先拉拢徐州的陈珪,陈珪不应,后来又告诉自己的臣属,属下也都反对,可即使如此,袁术依然称帝,建号“仲氏”。听这个名字也不像一个国家。称帝以后,袁术地盘没多,钱也没涨,荒淫更甚,坐吃山空,众叛亲离。到处都打他,落个兵败身死。

他的本传中所描述的这些事情,我们也多多少少了解一点,但是相比于我们了解的袁术,在袁术本传里面根本没写嘛!

我们所了解的袁术是什么样子的?

1.何进除宦官时,袁术带兵进宫见到没胡子的全都杀掉!术将虎贲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欲以迫出珪等

这段英雄事迹却见于袁绍传中,袁术传中只字未提。

2.袁术在诸侯会盟之时,担任粮草官,却因为担心孙坚尾大不掉,拒发粮草。

是时,或间坚於术,术怀疑,不运军粮。

此见于孙坚传中,在袁术传中也无提及。

3.徐州争夺战期间,曹操施驱虎吞狼之计,使得袁术多次与刘备交战,袁术与吕布联合又毁约,三方你争我夺。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术遣使韩胤以僣号议告布,并求迎妇。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阴。

其中来龙去脉,都详细记载于吕布传和刘备传中,而袁术始终是个配角。

4.袁术借兵给孙策

在《三国演义》中孙策用传国玉玺换了袁术的三千军士、五百马匹。传国玉玺之事在《三国志》中未有提及,但是孙策借兵却真有其事。

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

此事写在孙策传中,孙策是借口想去帮助舅舅吴景平定江东祸乱,袁术才肯给他一千多兵。

5.袁术之死将归帝号於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这是袁术本传对袁术之死的记载。就是想北上跟袁绍联合,并把帝位让给袁绍,没想到在路上就发病死了。但是传中对袁术病死的过程记载得很模糊,陈寿在《三国志》中只写了这么多。后来是裴松之注引用了《吴书》的记载我们才能详细了解袁术这个二世祖的死亡过程。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余而死。

《三国演义》对于袁术之死的描写,应该就是参照于此。蜜水成为压死袁术的最后一根稻草,袁术的死可笑又可叹。

《三国志袁术传》对袁术事迹的记载,在我们看来都是不重要的事情,真正涉及到天下形势的事件也就一件称帝之事。或许这就是袁术的一生追求吧,永远在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一旦出去和诸侯们相争的时候,即使是在吕布这种有勇无谋之辈面前,袁术也只是个活脱脱的配角!

袁术死后,子女被江东所掳。女儿嫁给了孙权当夫人,儿子成为东吴的官吏,没有成为奴隶,也算是上天眷顾。

用罗贯中的诗对袁术作个结尾吧:汉末刀兵起四方,无端袁术太猖狂,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