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fm有一個治癒系的節目——《寫信告訴我》。最近上線的一期是歐陽娜娜和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副教授田藝苗的通信。田藝苗在來信中對18歲的歐陽娜娜娓娓講到:“少年成名,你的人生也就成了公開展覽。沒有人給你時間慢慢學習慢慢成熟。”“從前爲練琴流的淚,如今讓你明白了堅強,你已經沒時間哭了,你馬上要飛去參加下一個工作。”表達了一位古典樂業界人士以及老師立場上的感同身受與擔憂。 那麼,少年成名,是好事嗎?這樣的辛苦和需要揹負的壓力,是一個孩子可以承擔的起的嗎? 而歐陽娜娜堅定的在回信中告訴田老師:“我寧願喫苦,也不願一生庸碌。” 01歐陽娜娜,從小便出生於一個有着演藝光環的家庭。父親歐陽龍是八十年代臺灣的一線演員,製片人,現在是臺北市政協議員。媽媽傅娟是紅極一時的臺灣玉女明星。姑姑歐陽菲菲在樂壇的地位就不用說了,那首《感恩的心》,沒錯她就是原唱。家世在前,更難能可貴的是歐陽娜娜自己5歲開始學鋼琴,僅用三個月學完了姐姐歐陽妮妮三年的課程。6歲開始拉大提琴,12歲舉辦大提琴獨奏巡迴音樂會,成爲臺灣最高規格的演奏廳年紀最小的演奏者。13歲考取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學院之一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到14歲在電影《北京愛情故事》中初露頭角。 15歲決定休學進入娛樂圈,此後開始在電影、電視劇、各類王牌綜藝節目中活躍起來。今年,歐陽娜娜決定重歸校園,並於9月入學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就讀。 讀完她的履歷,就知道這絕非僅僅是家世、條件、運氣能帶給她的成就。 如若這不是很用力很努力的在活着,不停的累積自己,也不會有“大提琴天才少女”這樣的稱號。歐陽娜娜曾在採訪時說過,每天至少練琴6小時。練琴是枯燥的,而這種重複單一的練習是需要天賦以及一定的日積月累。不然常年保持160個學生,錄取名額根據畢業人數而定的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全額獎學金可不是那麼好拿的。對大提琴這件事傾注了愛和努力,她才變得閃閃發光。作爲明星,我們看到的自然是人前的風光無限;而作爲孩子的她,從小揹負的就是一般孩子體會不到的辛苦,除了身體上以及精力上的消耗之外,還有作爲明星所承受的更多的質疑、反對以及不好聽的聲音。她得到了無數人的稱讚,也因爲一句“螞蟻競走十年啦”收穫了很多的質疑和嘲諷。換作是17歲時候的我們,應該都是覺得難以承受的吧。然而,她是這樣的態度面對這件事的.自嘲自黑都不算什麼,年輕的少女就是要有這樣的勇氣! 後來在其他節目上談到這件事情,她講:“演員這個行業是我剛剛開始摸索,去參加演員的誕生對我來說就是一種鍛鍊,也想通過這個節目與優秀的評委以及其他演員們進行一個深度交流。演的確實不好,我接受大家的批評,也一定會更努力的成長。” 也會有人說她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認爲她應該安安靜靜的去做一個大提琴少女。而她選擇了15歲休學進入演藝圈。當如今娛樂圈公衆人物的所有的行爲都會被放大被展現,但是很明顯,她在這一階段是享受這樣的行程的,我們看到她時間滿滿的通告,拍電視拍電影時尚資源好像從來不缺。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讓自己的能力和勇氣配得上自己去追求的夢想和野心呢?她做到了,可能只是現階段還沒能做的很好。對於普通的孩子來說,她確實比他們要做的更多,更好,更努力。 選擇重新入學伯克利,重返校園生活,卻因爲日常的vlog又火速吸了一批粉,本來大家看她的vlog是想看看女大學生和女明星的日常對比。萬萬沒想到太接地氣了,剛上來就告訴大家因爲沒買牀只能誰在地上。日常的和普通的18歲女孩子並無兩樣,起牀就開始練琴,也會揹着琴在上學途中,頭髮被風吹着全飛到天上,會因爲收到了喜歡的新鞋子欣喜不已,會開開心心的素顏和大家分享日常。這樣的學生生活她也是喜歡和享受的,並且努力做好了一個作爲學生的本職。 她在給田藝苗的回信中說道:“考試和等待開學的狀態中,真有着無法言喻的快樂。”在每個階段和不同生活狀態的切換中,她都是努力的並且快樂的。 “我希望從演奏變成創作,我希望透過我的音樂影響來感動別人。”我們當然期待並且相信這樣努力的她能夠做到。 02英國的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候家境貧窮,曾因穿着父親的舊皮鞋去上課被老師懷疑是否偷盜別的同學的鞋子,然而他刻苦勤奮又努力,在科學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並於1915年與兒子一同獲得了諾貝爾獎。古今中外的少年因爲勤奮又努力得到嘉獎的人生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孫敬懸樑刺股、匡衡鑿壁借光、少年包拯學斷案等等等。 今年年初,一位來自雲南的被網友們戲稱爲“冰花男孩”的照片在網上流傳開來。因爲氣溫太低,這位孩子上學的路程距離學校又遠,在上學的途中,頭髮便結滿了冰花。班主任看到了這一幕,便記錄了下來。後面又記者去採訪他,他一臉稚氣但十分堅定:“上學很冷,但是不辛苦。”還有無數個像他這樣的孩子在默默的努力着。這雙凍傷的小手,和下面那張99分的試卷,是他們以後去看這個更大的世界的路。 上過《超級演說家》的北大法學院的劉媛媛曾說過:“我家都不算寒門,因爲我家都沒有門。”她從小家境貧寒,父母也是未接受教育的普通農民,可是她一路刻苦努力,敲開了北大的門。在節目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然後告訴大家:“這個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個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所以啊,你看無論是名門還是寒門,努力絕對是決定你所能承載的人生的高度的重要條件。 太多的事例告訴我們,在少年時期的努力,將會是你往後這一生的人生態度的積累,也使得原本好像與他人一樣的人生變得熠熠發光起來。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寫到: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努力的孩子,運氣會不會太差我們可能無法得出一個肯定的答案,但所知道是,他們一定是會比不努力的孩子更多一份可能。

—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