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鴻:郎窯紅與窯變的鈞紅釉如何區分呢?

清康熙 郎窯紅釉刻乾隆御題詩膽瓶

成交價: 436.00萬

2014-10-08

郎廷極(1663-1715年),康熙四十四(1705年)至五十一(1712年)年間,出任江西巡撫,督理景德鎮御窯廠事務,嘗命重調明初釉色,復燒銅紅,澳若牛血殷妍者,謂之「郎窯紅」,亮澤均潤,正如此瓶絕色;且有淡如朝霞欲上時,謂之「豇豆紅」。

清康熙 郎窯紅釉長頸膽瓶

成交價: 292.00萬

2013-10-08

郎窯紅釉器是清代康熙時期江西巡撫郎廷極(1663—1715)兼任景德鎮御窯廠督理時所燒造的名品,故名郎窯紅。它恢復並發展了元明以來的高溫銅紅釉工藝,其似初凝牛血一般鮮紅濃豔的釉色,可與飲譽中外的明代宣德寶石紅釉並肩齊名,因而有“比視成宣欲亂真”之說。

清康熙 郎窯紅釉刻乾隆御題詩膽瓶

成交價: 187.50萬

2016-10-05

燒造過程中對燒成的氣氛、溫度等技術指標要求很高,燒製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甚至有不惜以紅寶石、黃金等入釉燒造的傳說,所以郎窯紅釉瓷器在當時就很名貴,民諺有“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郎窯紅器燒造困難,流傳甚少,因而在收藏界也以收藏郎窯紅爲格調不俗之選。

清康熙 郎窯紅釉觀音尊

成交價: 103.04萬

北京榮寶(北京)

2010-07-25

此郎窯紅觀音尊爲清宮內務府三院卿慶寬家舊藏。整體造型如一尊亭亭玉立的觀音而得名“觀音瓶”。外壁通體施紅釉,釉色濃豔鮮麗,釉面流動性較強,瓶身越往下紅色越濃重,呈典型“牛血紅”色。釉面上有冰裂狀細小開片,口沿因釉層垂流露一週胎白色,俗稱“燈草邊”,底部白釉泛黃,有細碎開片,俗稱“米湯底”,無款識。

清康熙 郎窯紅釉琵琶尊

成交價: 98.90萬

2016-06-07

底部釉色呈現“蘋果綠”之特徵,並無落款識,爲典型康熙郎窯紅製作技法。此尊造型挺拔俊秀,胎體厚重,釉色鮮紅明亮,爲康熙早期郎窯紅經典之作。

清康熙 郎窯紅釉觀音尊

成交價: 87.50萬

2015-04-07

郎窯之釉,鮮若牛血,明亮光潔,爲康熙朝督窯官郎廷極所創。郎廷極其人,鞠躬盡瘁,竭心制瓷,精研配釉之法,大開新巧式樣。

清雍正仿鈞窯變釉系列

清雍正 窯變釉弦紋盤口瓶

成交價: 248.00萬

香港蘇富比(香港

2015-04-07

窯變釉自古即有,其本出於偶然,由於出窯的瓷器呈現出意料之外的色澤,又不知其中原理,只知經窯中燒造變化而得,因此稱爲“窯變”。宋代河南禹縣鈞窯的銅紅窯變,即是著名的品種,可謂鬼斧神工,變幻莫測。

清雍正 窯變釉三絃紋雙耳壺

成交價: 207.98萬

2003-10-27

據清代《皇檔》記載,清雍正六年(1728)皇室派駐景德鎮御窯廠的內府員外郎、陶務佐理唐英協理景德鎮御窯廠窯務,七年(1729)會同幕友吳堯圃“杜門,謝交遊,聚精會神,苦心竭力,與工匠同其食息”,終於熟知了“物料、火候生克變化之理”,此外還深入制瓷各工藝環節,反覆實驗和創新,改進傳統的的燒造工藝,而在雍正十三年(1735)“新得窯變”,使仿古的銅紅窯變釉,從造型、裝飾到釉色各方面都精美絕倫,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此後,景德鎮的窯變釉已作爲著名色釉而專門生產。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時期,窯變已被視爲一種祥瑞的象徵。據《南窯筆記》記載,清代生產窯變釉,入火使釉流淌,顏色變化任其自然,並非有意預定爲某一種色澤,但基本已掌握了窯變釉的規律。

清雍正 窯變釉盤口尊

成交價: 201.60萬

2008-11-10

突起的弦紋使流暢的瓶體平添了一份節奏感,使其更富韻味。通體施窯變釉,銅紅釉自上而下自然流淌,宛若瀑布瀉流而下,又如沖天烈焰,光華璀璨,美不勝收。玫瑰紅與月白釉相互交融,在腹部形成流淌的月白色斑片,甚是奪目。整體釉面玻璃質強,晶瑩明亮。口部及內壁呈現靜謐潤潔的月白色,或間有淺藍的細絲紋。底部施深淺不一的醬釉上落“雍正年制”篆書款。

清雍正 窯變釉鋪首尊

成交價: 672.00萬

北京匡時(北京)

2010-06-06

仿青銅尊造型。腹部兩側有鋪首一對。鋪首是古建築門上的銜環獸面,獸面的口中銜一環,稱“鋪首銜環”。它由青銅器肩部裝飾的銜耳環獸首演化而來。漢代鋪首表現虎、螭、龜、蛇面部形象,明、清鋪首表現“椒圖”獸面。椒圖者,傳說中龍的第九個兒子,性好閉口,所以人們就將它的頭部形象放在門上。清雍正和乾隆御窯的仿古大器上飾鋪首銜環,亦古風蕩蕩。

清雍正 窯變釉垂肩靈芝紋雙卷草耳壺

成交價: 123.84萬

2004-04-25

清雍正 窯變釉瓶

成交價: 53.78萬

2004-11-01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